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 发布时间:2022-08-31 09:51:27   浏览: 次    

内容摘要 中国和**国家拥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冷战期间,双方政治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双方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展开全方位互利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中东地区形势动荡、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因素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构成了挑战。中国的中东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的,这为中阿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关 键 词 中阿关系;中国中东政策;演变

文章编号:1673-5161(20xx)05-0003-07

中图分类号:D37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姚匡乙,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前驻土耳其大使(北京100005)。

Abstract China and Arab countries have an everlasting history of friendly On the one hand,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the two sides’ cooperation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political In recent years, China and Arabic countries have engaged in all-round cooperation of mutual benefi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ino-Arabic On the other hand, the turbulence of the Middle East and the Greater Middle East Initiative by USA have posed a challenge to the future bilateral Meanwhile, China’s Middle East policy hasn’t remained After frequent readjustment, it has brought momentum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ino-Arabic bilateral

Key words Sino-Arabic Relations; China’s Middle East Policy; Evolution

**国家共22个,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总面积约142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总面积的%。人口约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世界由于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历来是大国相互争夺和角逐的对象。**世界在中国外交中同样有着重要和独特的地位。自1956年埃及、叙利亚和也门率先与中国建交,启动了当代中阿关系的新篇章以来,中阿关系走过了五十年的历程。五十年的中阿关系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成为中国争取外交突破的重要地区。1955年万隆会议成功召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增进了中国与**国家的相互了解,打开了同这些国家的外交局面。50年代,亚非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举行武装起义,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英勇斗争,1956年,苏丹、摩洛哥、突尼斯相继独立。中国坚定地支持**国家反帝反殖、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赢得**人民的普遍赞誉。继埃及、叙利亚、也门与中国建交后,这一时期内,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又相继与中国建交。这是中阿建交的第一次高潮;6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影响,对外工作中突出意识形态,招致不少**国家的疑虑和疏远,中阿关系出现一些曲折和反复。这一时期只有南也门与中国建交。70年代,中国调整对外政策,清除极“左”思潮对外交工作的影响,着手修复、改善和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先后与科威特、黎巴嫩、约旦、阿曼等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中阿建交的第二次高潮。80年代后,随着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战略的确立,外交工作中摒弃了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划线的戒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阿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阿联酋、卡塔尔、巴勒斯坦、巴林等国与中国建交。1990年,中国与沙特建交。至此,中国与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沙特是**—**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大国。中沙建交,也是中国中东外交的重大成果。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特别是中东形势的急剧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日益增强,中国在**地区的利益也不断增长,并对**事务的关注和投入逐渐增大,中阿交往日趋密切和活跃。20xx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埃及时在阿盟总部会见穆萨秘书长及22个阿盟成员国代表,提出了发展中阿关系四项原则。双方共同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提出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 20xx年6月,“中阿合作论坛”第二次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就进一步深化友谊、扩大合作、建设中阿新型伙伴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标志着中阿关系进入一个全方位深入合作的新阶段。

中阿关系五十年的历程,是双方从逐步了解到彼此信任和合作不断发展、深化和成熟的过程。它与国际、地区以及国内局势的演变密切关联,也折射出双方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总体而言,贯穿五十年的中阿关系主线是:政治交往密切,高层往来不断。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访问**国家,埃及、沙特、也门、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等国元首频繁访华,双方领导人的直接接触,对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和**人民的正义事业,在中东诸多热点问题上采取公正立场,受到**国家的广泛赞场。**国家在**上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特别要指出的是,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地位的提案时,阿尔及利亚作为“两阿提案”国之一,积极工作,约三分之二的**国家投票赞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双方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合作共赢。中阿经贸合作已进入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阶段。20xx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512亿多美元,为1995年的近10倍。**国家已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同时,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双向投资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积极进展。20xx年5月31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的**国家代表时精辟地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中阿关系顺利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赖,真诚相待。中阿尽管国情不同,但双方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积极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成为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二是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其同发展。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中,双方一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不断扩大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为中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三是双方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维护共同权益。双方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坚持协调与配合,为各自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也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半个世纪以来的中阿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也为建设中阿新型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阿合作论坛”部长会议发表的公报和执行计划宣布,双方决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这是22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首次与中国在发展双边关系上做出的重要政治宣言,也是双方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急剧变化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就**国家而言,它们当前正面临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创造和平的地区和周边环境,逐步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是其面临的主要任务。但是冷战结束后,特别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地区形势持续动荡,对**国家造成强大冲击,严重阻碍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其一是地区形势持续动荡的冲击。以中东问题为核心的地区争端长期未能解决,相反呈现日益加剧的态势。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中东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固然与其涉及到民族宗教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有关,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视以色列为中东最重要的战略支柱,长期对以采取偏袒、支持甚至纵容支持的立场,迄今美国已在安理会七次否决了有关解决阿以争端的提案。美无视**民族利益的利己政策,是阿以争端不能得到公正解决的重要原因。这不仅使大片**领土被非法占领,数百万巴勒斯坦难民流离失所,巴人道主义危机日益加深,严重破坏了**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和平环境。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不仅未能给中东带来安宁,相反倒极大地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恐怖主义呈蔓延扩散势头。伊拉克已成为本地区新的震荡源,占领与反占领,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丝毫未减,且又触发了新的矛盾,内部不同教派和种族冲突十分尖锐。这两对矛盾相互交织,引发的冲击力将波及整个地区。伊朗和美国围绕伊核问题博弈的长期化,又使本地区面临战乱的威胁。复杂、严峻的中东局势使**国家深感忧虑,缓解中东的乱局已成为**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其二是美国民主改造中东计划的冲击。自独立以来,**各国一直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推行政治民主的改革进程从未中断。伊战后,美国抛出“改造大中东计划”,视**世界为滋生恐怖主义、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土壤,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美国企图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联合西方盟国的力量,推进中东地区的民主与自由。此后,美国在**国家普遍反对和西方盟国广泛质疑的情况下对该计划作了修改,强调实施改革取决于有关国家本身,改革不应当也不能由外部力量强加,在这一地区推行改革过程中必须尊重该地区国家独特性和多样性。但美国在中东加速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和文化西方化进程的实质并未改变。**国家面临空前压力。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坚持**—**的属性,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循序渐进地推进现代化建设,避免重蹈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巴列维王朝全盘西化、90年初阿尔及利亚仿效西方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引发政治危机的覆辙,都是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伊战后,美国与**世界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使一些**政权陷于更加困难的境地,尤其在处理一些重大内政外交事务中,包括出台一些政治、经济、社会改革措施时,受制因素增大,回旋余地缩小。一方面不得不考虑美国因素,避免与美国正面碰撞,成为美国整治的对象;同时又必须重视民众情绪,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社会动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国家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显得尤为突出。

其三是**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教及其文化有着悠长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生命力,但在当代却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逐步开展,社会各界要求对宗教进行改革的呼声不断升高;与此同时,反对改革,要求托古改制,回归**的宗教极端势力始终顽强存在,并不时兴风作浪,制造事端;美国和西方国家利用某些宗教极端势力制造的恐怖暴力活动,大肆丑化**教。适应时代发展、正确诠释**教、构建主流宗教文化、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营造有利国际與论环境,已成为**国家在社会思想和文化领域内的迫切任务。

迫于内外压力,**国家开始调整政策,将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在加速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内的改革,以实现**民族的早日振兴。20xx年5月阿盟第16次首脑会议以及20xx年3月第17次首脑会议都深入研究了改革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宣言和计划;推行多元化外交,积极发展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同时加强阿盟内部建设,修改阿盟**,成立**议会等,以此加快联合自强步伐,提高解决内部争端和抵御外来干预的能力。应该指出的是,与美国的关系在**国家对外关系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实施外交多元化战略,旨在扩大**国家国际活动空间,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发展与中国关系是其外交多元化的重要一环。20xx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上,中阿双方的政要、学者和专家就进一步发展中阿关系的政治基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埃及资深大使阿里·马希尔的讲活很有代表性: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不属于西方文明的国家,是大国,但属于第三世界,是只有切身利益而没有霸权野心的巨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中同**国家站在同一战壕里。通过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能够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期待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谋求地区冲突的公正解决,缓解持续动荡的地区形势;看好中国的庞大市场和发展前景,开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以促进**各国经济的改善和发展;借鉴中国发展经济的模式,学习中国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成功经验。基于此,近年来,不少**国家纷纷要求与中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埃及、沙特、阿尔及利亚已经与中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中阿合作论坛”的设想也源自阿方。1990年阿盟秘书长马吉德首次建议成立“阿中合作论坛”,得到中方的积极响应。近年来,阿盟外长理事会还连续做出对华关系决议,呼吁阿盟成员国积极发展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20xx年3月,第18次**国家首脑会议专门通过决议,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

就中国而言,**国家在中国外交战略全局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这一重要性没有改变,相反得到了强化。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和立足点,**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它有着十分独特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热点问题集中地区,也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彼此冲突的焦点。称霸与反霸、单边与多边、控制与反控制、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在这一地区表现十分突出。**国家受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害至深,因而也成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重要的牵制力量以及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推动者。作为谋求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积极推行国际政治民主化,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在这一方面,**国家对中国的支持极为重要。同时,中东地区是世界大国外交活动的重要舞台,中国对中东的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国家及其人民,同时也会影响中国与其他大国构筑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争取和平稳定国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角度看,中东地区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铁路、电力、通讯、旅游、环保、金融债券等市场潜力巨大。其中,石油储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储量、总产量的70%和30%,关乎世界经济发展。中东地区是中阿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开拓互利市场,进行资源交换的重要场所,这对落实中央“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资金”的战略思想、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并实现**国家与中国的互利和共同发展,均具重要意义。

中国一直重视中东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对中东工作的重点和内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和美国对中国实施包围封锁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中东工作的重点是支持**各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阿尔及利亚时提出了中国同**国家发展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就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70年代,随着中国领导人“三个世界”划分战略的提出和结成最广泛反霸统一战线策略的实施,中国在中东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减弱,将**各国政府视为遏制苏联在中东扩张的主要力量,全方位地发展同**各国的关系。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发生根本性调整,对内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对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民主公正,推进协调合作;坚持和睦互信,维护共同安全;坚持平等互利,促进共同繁荣;坚持开放包容,推动文明对话,积极促进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总方针,中国提出发展同**国家关系的主张。20xx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阿盟总部时,提出了新时期发展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四项原则,即“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增进政治关系;以共同发展为目标,密切经贸往来;以相互借鉴为内容,扩大文化交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20xx年5月,国务委员唐家璇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提出了中阿应成为友好互信的伙伴、共同发展的伙伴、促进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伙伴、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的伙伴。 这是继196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国同**国家相互关系五项原则后,中国政府因应形势变化,四十年后提出的关于中阿关系的新主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表明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参与中东事务,全面提升中阿友好合作关系,也反映了中国对中东事务,对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以及对中国发展同**国家关系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知的深化与发展。

中东乱象纷呈,热点问题相互交织,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密集地区,同时中东又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也是国际政治和大国外交的重要舞台,因此,该地区形势的演变不是地区、局部的,而是全局性的,它关系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具体实施,关系到大国关系的互动与调整,关系到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毫无疑问,中东的动乱也将影响到中国在中东的重大利益和周边环境的稳定。从外交战略层面看,谋求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是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这就是说,中国将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和保持良好的和平环境,同样也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创造良好的和平环境。维护自身良好的和平环境和促进世界和平、坚持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是中国外交有别于其他大国的鲜明特征,积极参与中东事务,努力缓和持续紧张的中东局势也是中国中东外交的应有之义。

毋庸讳言,中国在中东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在国际政治层面,中东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依托。**—**世界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它们的支持与配合;在经济层面,中东是中国最大的海外能源供应地、重要商品、劳务出口地和工程承包市场;在安全层面,中东是打击“**”,维护西部边陲稳定的前沿阵地。中东还是遏制**势力扩展“国际空间”的阵地之一。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坚定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始终把国家**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是新时期中国对中东工作的重要考虑。但应指出的是,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相互依存度明显上升。因此,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应兼顾对方的切身利益,把两者结合起来,寻求利益交汇点,谋求互利共赢,特别要兼顾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维护自身利益并兼顾对方利益以实现互利共赢,是新时期中国对中东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

中国与**各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和全面合作的坚实政治基础,中国是世界政治大国中唯一同所有地区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这是西方任何大国都无法企及的,也是中国进一步发挥自己独特作用的优势。但也应看到,中东格局的变化也使中国处理与地区国家的关系难度增加。冷战结束后,原先被掩盖的民族宗教,甚至教派矛盾和冲突凸显,外部势力的干预和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不少问题十分敏感,中国既要同各国保持友好,又要尽量避免卷入它们间的纷争。同时,中东形势复杂多变,海湾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掌控着中东事务的主导权,这一格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中国无意也不可能挑战美国势力,相反,中国在坚持自己原则立场的基础上也将在一些问题上同美国协调,为稳定中美关系服务。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参与中东事务在自身实力及其方式手段上仍面临诸多限制。

从近几年外交实践看,中国对中东工作的重点是:

(一)高举和平旗帜,积极参与解决地区争端解决,缓解地区紧张局势,树立中国负责任和建设性大国的形象。在巴以问题上,中国加大了参与力度,积极劝和促谈,深入做各方工作,显示了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巴以问题发展的不同时期,尤其在关键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上世纪末,中东和平进程出现新变化,被称为“拉宾继承人”的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后,决心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实现“勇敢者的和平”。美国总统克林顿急于在任期结束前解决巴以争端,因而也加大了促和力度。在此背景下,巴以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巴勒斯坦永久地位谈判,为维护切身利益展开激烈较量,双方都希望借重中国的支持。20xx年4月,江泽民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巴以。**用“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思想概括新形势下中国对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和为贵”作为经历了漫长岁月考验的东方哲学思想,可以为中东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借鉴。解决中东问题,需要和谈而不是武力,需要合作而不是对抗,需要相互理解而不是相互排斥。**还在亚历山大会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时提出了中国关于中东问题的四点主张。 20xx年,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以色列全力推进“单边行动”,加紧修建“隔离墙”,重点打击巴激进势力,并对阿拉法特发出威胁。同年底,阿拉法特病逝,阿巴斯接任,国际社会积极寻求打破和谈僵局的各种途径,呼吁双方尽早重启和谈大门。在形势发展的关键时刻,国务委员唐家璇出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提出了中国对中东问题的四点主张:逐步建立互信,尽快恢复和谈;加快落实“路线图”计划,尽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支持召开由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有关各方参加的中东和平会议;致力于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任命中东问题特使则是中国中东外交的重要举措,这是中国首次就周边地区外的国际重大热点问题而设立的特使工作机制,充分显示了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关切和积极参与。自20xx年9月中东问题特使设立来,两任特使先后九次赴中东地区积极劝和促谈,增进各方对中国中东政策的了解,发挥中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建设性作用,中东问题特使已成为中国中东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解决本地区其他冲突和矛盾中,中国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以自己的方式为推动相关问题的和平解决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受到该地区国家的普遍赞赏。在伊拉克问题上,中国主张尊重伊拉克人民的意愿和选择,尽早实现“伊人治伊”;伊拉克问题应在联合国框架内妥善解决,充分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尊重各国在伊的合法权益,并照顾伊拉克邻国和**国家的合理关切。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适时提出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文件,为安理会通过1546号决议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还积极参加各类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在苏丹达尔富尔、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坚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现实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20xx年10月,为支持苏丹和平进程,中国参与联合国苏丹维和行动,向苏丹派出了435人维和部队。中国还向处在战乱之中的巴勒斯坦、苏丹、黎巴嫩等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

(二)在继续加强高层互访、深化政治互信与合作的同时,把开展经济上的务实合作、谋求互利共赢,作为新时期中阿关系的重要內容。其一是进一步发挥中阿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促进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扩大贸易规模。20xx年中阿双边贸易总额已达到512亿美元,经过努力,争取到20xx年使双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是完全可能的。其二是积极鼓励相互投资,促进双方企业在能源、通讯、交通、电力、科技、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近年来,由于油价持续攀高,中东能源出口国财力大增,20xx以中东产油国为主的欧佩克石油出口收入突破5000亿美元。中东产油国正依靠其雄厚的资金,开展新一轮的基础建设投资、国内产能投资和对外投资,对中国的市场、技术有更大的需求,这为双方在上述领域的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能源合作是中阿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中国从**国家进口原油已达5500万吨,占原油总进口量的43%。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国从中东进口原油量还会上升,**国家也在致力于原油市场的多元化。因此,深化能源对话与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互利互补的合作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能源市场的稳定。其三是发展与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目前,**国家正在加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海湾六国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实现关税统一,并将尽快实现经济和金融的统一,成为“一个市场、一个经济体、一个金融”的实体。20xx年1月,包括22个**国家的大**自由贸易区的工作已启动,这加速了中国与海湾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力争尽早签署相关协定。适时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符合互利共赢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中阿经济合作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和贸易磨擦也在增多。由于经济结构和发展程度的差异,多数**国家对华贸易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差,中国商品大量出口冲击了一些**国家的市场和民族工业,加之西方媒体的炒作,“中国**”也在一些国家蔓延。因此,坚持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适当让利,增强当地民族工业的活力,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就业人员等措施,探索中阿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已显得尤为重要。

(三)将对**国家的援助与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相结合,是近年中国对**国家援助政策的新趋势。中国政府除继续力所能及地向一些**国家提供各类援助外,还把人力资源开发列为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截至20xx年底,中国已经为**国家培训了近2600名各类官员和技术人员。随着**国家对中国治国理政经验兴趣的增大,中国将加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扩大人力资源培训领域的合作。20xx年5月,唐家璇国务委员在“中阿合作论坛”部长会议上宣布,中方将在今后三年每年为**国家培训500名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

(四)深化文化交流,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共同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努力。文化关系是中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十分重视与**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已与所有**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和文化合作执行计划。在这些协定和计划的框架内,双边高层互访不断,官方和民间的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合作项目日益增多,中国先后在**国家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文化节”、“中华文化北非行”、“海湾中国文化周”等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国家在中国举办了“埃及文化周”、“叙利亚文化周”,特别是20xx年规模盛大的“**艺术节”在华举行,使双方交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战略思维,看待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并把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作为双方交流的重要内容,以此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营造友好的與论环境,进而推动和谐世界的建立。在**文化被西方传媒严重扭曲,甚至妖魔化之时,**国家也需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重塑自我形象。20xx年12月,“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取得了丰硕成果。20xx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在沙特协商会议上发表了《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强调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别国内政说三道四,更不能把世界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归因于哪一个文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种宗教,应该努力使世界上所有文明、所有民族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引起了强烈共鸣。中阿文明对话开启了各国之间不同文明对话的先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示范效应。

(五)办好“中阿合作论坛”,形成中阿双边与多边关系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局面。发展与**国家的双边关系,是中国对中东工作的基础。“中阿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阿传统友谊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加强中阿集体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0xx年9月,“中阿合作论坛”在开罗召开首次部长会议,双方签署了《中国—**国家合作论坛宣言》和《中国—**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为论坛的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方向。两年来,论坛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初具规模。20xx年4月,论坛首次企业家大会在北京举行,双方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洽谈具体合作项目,探讨双方合作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取得了丰富成果。同年6月,论坛在北京举行第二届高官会议,双方就中阿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举行磋商,效果良好,并一致同意建立高官政治磋商机制。同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论坛首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上,双方专家、学者和官员围绕新时期中阿关系和中阿文明对话两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特别是20xx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取得巨大成功,会议围绕建立中阿新型伙伴关系这一主题,总结半个世纪以来中阿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探讨中阿双方在政治、经贸、能源、文化、环保等各领域的友好合作。会议签署了《中国—**国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公报》、《中国—**国家合作论坛20xx至20xx年行动执行计划》,以及建立企业家大会机制和环境合作机制等文件。 会议的成功召开,受到**国家的广泛欢迎,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俄罗斯《政治杂志》周刊发表专文称,“中阿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已搭建起一个常设机制,能够以此为平台,跟当今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日渐重要的地区进行深入、全面的合作。中阿合作的巩固不仅能够解决各种地区和局部问题,也起到明显改变全球力量对比的作用。 但是该文得出的结论:“中国意识到,与美国之间的竞争是难以避免的,不是争夺世界的绝对领导权,至少也是在全球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却是完全站不往脚的。经过两年的实践,“中阿合作论坛”已逐步完善了机制建设的原则方针,即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循序渐近、讲究实效,真诚相待、互利共赢,并强调公开、透明和开放的原则。“中阿合作论坛”已形成以政治、经贸、文化合作为主,兼顾其他的合作框架,通过这种合作,给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造福于各自的人民,并对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马丽蓉 责任校对:杨 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中东政策的演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 热门专题
  • 相关内容
  • 08-31新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内容摘要 中国和**国家拥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冷战期间,双方政治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双方在...

  • 08-31一月思想汇报:实现“中国梦”

    一月思想汇报:实现“中国梦”  我是13届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出来,我继续学习党的有关理论和知识,对党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党的性质、纪律和原则等方面也进行了全面的学习。闲暇之余,我也会思考,每回都会感慨中...

  • 08-30社保管理论文:新时期权益系统农民社保思索

    本文作者罗元青祁晓玲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制约农民作为社会主体的权益保障...

  • 08-30对新时期高校研究生二级教学管理工作的反思

    摘 要 当前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尚存在诸多难点,突破传统思想和管理模式,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优化管...

  • 08-30脉动——“中国梦”主题征文

    脉动——“中国梦”主题征文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 ——题记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梦想是小船的风帆。孩提时期和小伙伴们一起时总是很骄傲地说“我要赚很多很多钱”“我要买很漂亮的车子,还要给爸爸...

  • 网站地图 - TAG
  • Copyright @ www.sucaiall.com 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22567号
  • 免责声明:素材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