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四史发言稿

  • 发布时间:2022-08-23 09:30:42   浏览: 次    

新疆四史发声亮剑

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促进宗教关系和谐是新疆稳定繁荣。

必须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要坚持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基本遵循不懈怠,坚持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偏移,坚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鲜明态度不含糊。

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错误思想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打牢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思想基础。

新疆四史发声亮剑

连日来,我县少数民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亮出观点、带头表明态度,发挥其在话语导向、行动引领方面的特殊作用,影响和带领全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主动发声亮剑,向“**”、暴恐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宣战,进一步弘扬反恐维稳的强大正能量、凝聚实现总目标的正效应。

近几年呢境内外“**”为了达到分裂新疆的肮脏的目的,千方百计,利用信教群众的朴素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感情,大肆宣扬“圣战殉教进天堂”的荒唐谬论,严重的毒害蒙骗和煽动信教群众,制造一件件泯灭人性,残害生命的惨案,对新疆的各族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对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呢坚决打击“**”刻不容缓,抓好稳定工作呢需要有一支坚强可靠的队伍力量,陈全国书记也讲到,干部作风不实是新疆最大的敌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我认为我们应当也必须坚决做到绝对忠诚于党,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为党的肌肤充满活力,尽心尽力。

在**斗争的重大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表里如一,不做“两面人”,工作上要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真抓实干,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总目标,多尽一份责任,多献一份贡献。

新疆四史发声亮剑

我出生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这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就像一家人,1998年我岳普湖县高中参加考试、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新疆供销职工学校、财会电算化专业(就读三年)在校期间入团。20xx年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大学毕业20xx年2月分配至广电局工作,20xx年至20xx年10月期间在县广电局曾担任技术员、有线电视节目传输中心主任、新闻记者、人事业务员等职务,20xx年10月县委、县政府抽调至警务站,至今在从事警务工作,这就是党的温暖,所以要听党的话,不要给党抹黑,好好珍惜机会,报效党和祖国,就这样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关怀下,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工作岗位,我深知如果没有党的亲切关怀培养,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作为一名警务站工作者,要主动学习新疆“四史”,认真理解政策,做好群众工作。在面对特殊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任务时,我要以国家公职人员的标准,更加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思想上不懈怠,心理上有定力,积极面对困难,做到遇事不畏惧、不气馁,坚决挺身而出,绝不做“两面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在聚焦贯彻落实新疆总目标上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立场坚定,旗帜分明。今天的发展、社会稳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努力拼搏,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今天我们的祖国是强大的,民族大团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搞分裂只能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必然会遭到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必定会以失败告终。我们要以民族团结为抓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大力推进各族“结对子、交朋友”,等活动,营造各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我现在是一名警务站的工作人员,管好社会面,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彻底认清“**”是民族团结的大敌,是各族群众共同的敌人,是破坏稳定团结、社会发展的敌人;要认清我们同“**”的斗争,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你死我活、血与火的分裂与**斗争;认清要维护社会稳定,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 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和敌对分子;认清敌人的罪恶本质和险恶用心,自觉**各种谣言,做到不轻信、不迷信、不盲从、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在**斗争的重大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表里如一,不做“两面人”,工作上要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真抓实干,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总目标,多尽一份责任,多献一份贡献。

新疆四史学习心得体会

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清朝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新疆**尔自治区成立,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新疆,国民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像样的工厂和矿山,一些地方粮荒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不堪。五十年来,新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xx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xx年的7913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到20xx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全疆总播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1倍;粮食、棉花、甜菜总产量比1955年分别增长倍、倍和倍。20xx年,牲畜年末存栏万头,比1955年增长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

工业实力迅速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新疆仅有工业企业363个,年产值亿元。20xx年,全区已有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287个,工业增加值为450亿元;原油、原煤、棉纱、发电量分别比1955年增长倍、倍、倍和倍;机制糖万吨、钢万吨、水泥万吨、化肥万吨。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力量,包括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纺织、建材、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资源工业为主体的门类基本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工业体系。

交通运输业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人们远行、运物主要借助畜力,现代交通基本空白。1962年底兰新铁路的建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84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西段建成通车,1990年全长460公里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兰新铁路西线顺利建成通车,贯通第二亚欧大陆桥;1994年兰新铁路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全长975公里的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建成通车;到20xx年,正线营运里程已达公里。1949年新疆只有几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3361公里,到20xx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已达万公里;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等级公路; 新疆民航现已新建扩建了11座机场,开通了乌鲁木齐至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堡的国际航线,至香港的包机航线和跨省(区)航线及自治区区内航线92条,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万公里。旅游业蓬勃兴起。20xx年,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856万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xx年与1949年相比,全区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普通高校由1所增加到21所,高校在校学生数由万人增加到11万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已达65个;全区受教育人口比例显著增大,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1949年,新疆只有54个医疗机构、696张病床,每万人只有张病床、名医生, 20xx年,已有各类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各类医院1357所,三级以上医院11所,病床位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万人,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乡镇卫生人员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实现温饱有余;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78元,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实现小康。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截至20xx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地方性法规119件,法规性决议、决定71件,批准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31件,单行条例3件;自治区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173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自治区政府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颁布了《新疆**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五种语言广播,新疆电视台有**尔、汉、哈萨克等三种语言的频道节目,**尔、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各民族都有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和书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受到充分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和保护。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大多信仰宗教,有的民族群众性信仰某种宗教,如**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群众性信仰**教,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群众性信仰佛教。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万余座,其中**教**寺23753座;宗教教职人员万人,其中**教教职人员万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人民币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寺、和田加麦大寺。

国家对新疆发展的战略支持。加大在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政府制定实施的十个“五年计划”中,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出台一系列优惠和特殊的政策,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1950年至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其中中央投资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累计建成投产项目9万多个,其中包括178个大中型项目和一大批对新疆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支持新疆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给新疆以巨大财力支持。据初步统计,从新疆**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xx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亿元。通过石油天然气开发造福新疆。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力度,1995年为亿元, 20xx年为亿元。已经开工建设的以新疆为主要气源的“西气东输”工程,计划投资额达1200多亿元。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新疆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在经济发展及各项政策上给予新疆以倾斜。颁布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的有关法规提出搞好新疆的粮棉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防护林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执行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建设边境公路,完善配套边境口岸公路设施;加快塔里木河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优先在新疆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财政支持,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比重。20xx年,中央政府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中,规定和提出了十八个方面的68条具体优惠政策。

全国其他省区市大力支持新疆。几十年来,各省区市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工业企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全部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一大批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先进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新疆培养起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疆与内地各兄弟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的互相流动日益兴起和扩大,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物流”、“人才流”为特征,以优势互补为原则的新的支援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式已迅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20多个较发达的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回顾一段段历史,细数一个个数字,新疆的命运,各民族人民的幸福,无不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国家强盛,则新疆安泰,人民康乐,自由、民主、宗教、民族,这一个个音符,只有融入到祖国发展、强大,屹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篇章中,才会变成动听的协奏曲。

新疆的潜力是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我们相信,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央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下,通过艰苦努力,一定会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新疆宗教史

一、新疆宗教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重要的交通动脉和商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要通道。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宗教,很早就沿着丝绸之路开始了由东向西和由西向东的相互传播。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新疆,自然成为东西方许多宗教的传播和汇聚之地。

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地区流行的主要是原始宗教,一些地方已出现了原始宗教的高级形态——萨满教。大约公元前4世纪左右,外来宗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新疆。这些外来宗教与新疆本地的原始宗教一起,逐渐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统治阶级宗教政策的变化,各个宗教的社会地位也在发生变化,新疆的宗教也随之不断演变。有的宗教因统治阶级的压制衰落了;原有的一些宗教消亡了,一些新的宗教又传入了。但是,不管各种宗教如何兴衰更替,各种宗教的地位如何变化,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历史上,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这一阶段从新疆出现原始宗教直到外来宗教传入,历时至少数千至数万年。

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出佛教外,还有原始宗教(包括萨满教)、袄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教传入,历时1000多年。

第三阶段是佛教与**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通过对和田的宗教战争,逐渐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南疆地区,形成南疆以**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格局。这一阶段的早期各种宗教都比较活跃,后期则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教势力的不断壮大,袄教、景教、摩尼教则日趋衰落。这一格局大致持续了6个多世纪。

第四阶段是以**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公元16世纪初,**教在东察合台汗国的强制推行下,最终取代了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由于**尔等民族接受了**教,原来主要由这些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如袄教、景教、摩尼教等便逐渐在新疆消失了。佛教、道教主要在汉族中流行。公元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后,佛教又在北疆地区兴盛起来。此后,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也相继传入新疆。新疆的宗教格局演变为以**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这一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二、新疆的原始宗教

(一)新疆原始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宗教史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一种宗教形态。是原始人面对自然力量的压迫无力抗拒,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以及人自身的一些生理、心理现象无法捉摸和正确理解,从而产生错误认识和幻想的产物,是自发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不是人类有意创造的,因而命名为“原始宗教”。新疆的原始人也经历了同样的原始宗教产生的过程。由于目前新疆旧石器时期的遗址和出土文物太少,这一时期的宗教状况目前尚不清楚。但从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和出土的大量文物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产生了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相信人有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和活动的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仍然过着同现实世界一样的生活,所以他们

1 在埋葬死者的同时,也把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随同死者一起埋葬。

他们还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相信超自然力量,认为大自然的后面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并把这种超自然力量人格化和神格化。为了获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以各种形式崇拜大自然。他们崇拜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在罗布淖(nao)尔(今且末、若羌等地)发现的一处氏族社会的墓葬,该墓葬的突出特点是坟墓的地表立有七圈环列木桩,圈外是呈放射状四向展开的列木,其状恰如一轮华光四射的红日,表现了当时的罗布人对太阳的崇拜。在富蕴县唐巴勒岩画洞窟中,有一幅彩绘岩画,上部是两个同心圆,分别代表日、月,旁绘彩云,下部是一个形状怪异的人头像。类似反映日月崇拜的岩画,在新疆各地都有发现。古代塔什干人自称“汉日天种”,表明了他们对太阳的崇拜。乌孙人也崇拜太阳,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太阳的活动。匈奴人不仅崇拜太阳,还崇拜月亮和星辰。他们认为太阳和月亮代表着光明,经常与代表黑暗的恶魔进行斗争。每当日蚀或月蚀发生时,他们就认为是太阳和月亮受到了恶魔的围困,于是就击鼓鸣金,以吓跑恶魔,拯救太阳或月亮。匈奴的首领单于每天早晚都要走出营帐,祭拜天阳和月亮。军事行动要先看星月,“月盛则议战,月亏则退兵”。他们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即使在多次改变宗教信仰后,也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尔人仍然非常忌讳面对太阳或月亮吐口水或大小便,认为这是对太阳和月亮的不敬,是一种罪过。

水是生命之源。新疆干旱少雨,水自然成为新疆古代居民崇拜的对象。古代新疆的许多居民认为水是圣神的,所以,人们常常以“银或金俞 石为筒,贮(zhu)水激以相射,或以水交泼为戏,谓之压阳去病”,与我国傣族的泼水节相似。与水相连的河、泉等都受到崇拜。至今新疆各地的一些泉眼仍然被一些民族人们视为“圣泉”而加以崇拜。

新疆的原始居民也崇拜动植物。古罗布人崇拜**和小麦,死后要把这两种植物随葬。以牧猎为生的居民多崇拜动物,对狼尤为崇拜。农耕居民一般多崇拜与其生产生活相关的动物,如牛、马、羊、驼等。小河墓地的“太阳氏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的牛头骨,表明了他们对牛的崇拜。有些地方的农耕居民甚至崇拜老鼠。20世纪初,在于(真加门)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出土了一块彩绘木板,画面是一“奇异的鼠头神像”,这是古代这一地区的居民崇拜老鼠的有力证据。

新疆远古时期还崇拜图腾。据《山海经》等古文献记载,周穆王在昆仑山会见的西王母,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并善于像虎豹一样叫嚣。这个西王母可能就是当时活动在昆仑山一带的以虎、豹为图腾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古代新疆的许多民族除虎、豹外,也以狮子、狼、骆驼的等动物,或者以太阳、树木等图腾。如突厥、接嘎斯、回鹘(今**尔)等都以狼为图腾,回鹘的图腾还有狮子、骆驼、树等。在**尔族关于其族源的神话传说中,**尔人的第一位首领卜古可汗就是树所生。现代**尔人虽然不再把树视为其民族的图腾,但他们对树依然崇敬。凡百年以上的大树,**尔人都认为其有“神性”,在这样的树下不可便溺,否则就会招致厄运。

在原始宗教盛行时期,人们希望通过对生殖的崇拜以求得人类自身的延续和发展。最初,自然界中凡是能大量繁衍后代的动物,如鱼、青蛙等等,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人们希望能像被他们崇拜的对象那样,大量繁衍后代。当人们略知生殖的道理后,就开始了对生育的直接承担者男女性器官的崇拜。在新疆挖掘的小河墓地遗址中,在男性的墓穴前,往往立有女阴器官标志;在女性的墓穴前,

2 往往立有男根标志。在新疆各地出土的大量女性木偶,男性石祖、木祖,以及反映生殖崇拜的岩画等都忠实而形象地记载了新疆古代居民对生殖的崇拜。

进入父系社会后,随着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的出现,人们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崇拜逐渐演变为对祖先的崇拜。据文献记载,匈奴人每年都要集体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突厥人不但重视对氏族或部落祖先的祭祀,个人对自己祖先的祭祀也十分隆重。据《隋书》记载,突厥人死后,尸体停放在账房中,家人和亲朋要宰杀牛马进行祭祀,并围绕着账房哭号,用刀划脸,血泪齐下,这个过程要重复七次才停止。古代**尔人认为,供奉祖先的祠堂和埋葬祖先的坟墓,是家族的根本,并且能够暗中保佑自己的家族,所以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祖先崇拜,其主要源头之一是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周文化”,这方面,新疆地区与“内地”相似。

(二)新疆原始宗教的演变

原始宗教进入晚期阶段后,逐渐出现了神职人员和以万物有灵观念为核心的简单教义和相应的宗教仪式。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被称为“萨满教”。其得名,是因为其神职人员在满——通古斯语中为“萨满”,即汉语中的“巫”。萨满教作为原始宗教的高级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信仰萨满具有通神的超自然异能,可臻于疯狂,与精灵直接交通。萨满是作为氏族神在人间的化身和代理人而出现的,是人与神鬼之间的中介,因此在氏族或部落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萨满的主要职责是主持氏族部落的宗教活动,祈求氏族神灵保佑本氏族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为氏族成员祈儿求女、占卜吉凶、治病消灾等。

萨满的特殊身份,使其逐渐开始参与氏族、部落重大事务的决定。据史籍记载,匈奴、柔然、突厥、回鹘等新疆的许多古代民族,都信仰过萨满教。萨满在这些民族中曾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由于笃信萨满是神灵在人间的化身,所以凡涉及本民族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军事行动,首领都要事先征求萨满的意见,由萨满占卜吉凶,征求神意,然后才能决定是战是和。据《旧唐书·回纥传》记载,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回纥军队出发去中原之前,两位萨满占卜后即预言:这次中原之行会很顺利,不会与唐朝发生冲突,看到一个大人物就可以胡来了。回纥军队进入中原后,果然遇到了一个大人物——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回纥兵大喜,认为萨满的预言得到了应验,高兴得长时间欢呼雀跃。回纥军队出动时,萨满还要随军行动,以随时为军队祈求神灵祐祝。同上书记载,唐朔方先锋兵马使白元光与回纥合兵共击吐蕃,一日想夜袭敌方,但当晚月明当空,不宜偷袭,正踌躇时,回纥人派随军萨满前来,该萨满随即做法,“便致风雪”,从而保证了夜袭的成功。

萨满教是生命力极强的宗教。各民族不管历史上宗教信仰如何变化,不管其接受的新宗教排他性强弱,萨满教或渗入到新的宗教中,或以习俗的形式,总是能够顽强地存在下来。**教传入新疆一个多世纪后成书的《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辞典》中,都可以看到萨满教的影响。如《福乐智慧》中就专列一章,讲国王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喀木(萨满)”。在**尔族古文献《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一书中,就大量反映了古代**尔人信仰萨满教的情况。乌古斯可汗召集部落大会时,都要按照萨满教的仪式在大帐的两侧各立一根木杆,在杆顶挂上金鸡、银鸡,杆下分别拴上黑羊、白羊。这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挂羊头、牛尾、布条等。即使在接受**教后,这些仪式也没有多少改变。至今**尔族**在朝拜麻扎(圣墓)时,仍然在麻扎周围插木杆,并在木杆上挂羊头、羊皮、布条,同时还要集体跳萨满舞。现在民间仍然盛行“巴合西(即萨满)”跳神治病,

3 尤其是南疆农村,人们生病后不少人还是去找“巴合西”治病。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也都成都不同地保留了萨满教的遗俗。

三、佛教传入新疆与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一)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袄教

袄教是中国对琐罗亚斯德教(产生于古代波斯)的异称,俗称“拜火教”、“火教”、“火袄教”等,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袄教传入新疆的具体时间无文字记载。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出土的袄教文物推断,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袄教就已传入新疆。袄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情况不详。从魏晋至唐宋时期,袄教频频见诸文献记载。如《魏书》《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于阗(tian今和田地区)、高昌(今吐鲁番地区)、焉耆(qi)等地“其俗好事天神”、“俗事天神”,兼信佛法。这里的“天神”,指的就是袄教。据在敦煌发现的唐朝《沙洲伊州地志》(残卷)记载,当时哈密有一座袄教的寺庙,里面画满了袄教的壁画。该庙庙主还曾前往长安朝见皇帝,因在长安表演了利刃穿腹术和神灵附体,并准确预言了一些国家大事,得到了皇帝的赏赐,还被封“游击将军”。袄教在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近年来,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文书中,有不少关于袄教的内容,还出土了陶棺等袄教的文物,反映了袄教在当时当地的盛况。袄教在新疆虽然曾十分盛行,但是,他从来没有取得过官方宗教的地位,只是在民间流行,以后逐渐与当地的原始宗教相融合,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教传入后,由于信仰袄教的**尔等民族逐渐接受了**教,袄教日趋衰落,宋朝以后不再见于记载。

袄教虽然作为一种宗教在新疆消失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却在信仰过它的民族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历史上信仰过袄教的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袄教拜火的习俗,袄教的重要节日“努鲁孜节”,也作为这些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一直保留到现在。

(二)佛教在新疆的传播

佛教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在古代印度产生的一种宗教。它的创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后来佛教徒所尊称的释迦摩尼。佛教在其产生后的几个世纪里,只是在本土流传。后来被立为印度国教后才开始传入与印度毗邻的国家和地区。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新疆于阗(今和田地区)。不久,又经中亚传入疏勒(今喀什地区)。此后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传播到且末、若羌、莎车、叶城、库车、阿克苏、焉耆、吐鲁番、哈密等塔里木盆地周围各个绿洲。

佛教在新疆的迅速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佛教传入前后,新疆正处在奴隶制的发展阶段,当时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就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各霸一方的奴隶主政权。这些割据政权相互攻伐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匈奴贵族集团的残酷统治和经济掠夺,进一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汉朝政府驱逐匈奴使各族人民得到了较长时间的修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却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劳动人民的苦难。因此,佛教传入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广大劳动人民在无力摆脱现实苦难的情况下,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对佛教的信仰上。奴隶主贵族也希望借助佛教来消除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们对佛教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4 并大力扶持,从而使佛教在各地迅速兴起。到公元四五世纪时,佛教已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进入其发展的鼎盛阶段。当时,塔里木盆地周围各绿洲,佛寺、佛塔林立,僧侣成群;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高昌(今吐鲁番)等佛教中心相继形成;佛教研究和佛经翻译十分兴盛,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鸠摩罗什等许多著名的佛学大师和佛经翻译家。

公元5—7世纪,由于柔然、突厥等古代游牧民族的不断袭扰和各割据政权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发生,新疆社会长期陷入动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佛教寺塔的建筑,千佛洞的开凿,大规模佛事活动的频繁举行,以及僧侣队伍的不断扩大,更加重了劳动人民的经济负担。人们从对佛教的信仰中既没有得到生活的改善,也没有得到精神的慰藉,因而逐渐失去了对佛教的热情,佛教在新疆开始趋向衰落。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传入新疆的,也是在新疆流传时间最长、信仰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之一。历史上,佛教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曾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我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三)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袄教的传入改变了新疆只有原始宗教的格局,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正式形成。继佛教之后,道教、景教、摩尼教又相继传入新疆。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因其最高信仰为“道”而得名。道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上半叶。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巫术、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吸收道家学说和黄老思想而逐渐形成的。道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5世纪。当时在**比较集中的哈密、吐鲁番等地区流传。哈密和吐鲁番是新疆进出中原地区的咽喉,从汉朝起就是**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北魏以来,在吐鲁番地区相继出现了由阚(kan)、张、马、麹(qu)内地四姓豪门建立的汉族政权。后来,随着信仰道教的**的不断迁入,道教在这里迅速传播和发展起来。唐朝统一新疆后,唐朝统治者推崇道教的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道教在新疆的传播。当时,佛教盛行的哈密地区,道教的宫观同佛教的数量相等,可见道教势力的强大。道教在新疆的传播过程中,吸收了许多佛教的内容,从而形成了新疆道教的特点。这种适应性的变化,正是道教能够在佛教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摩尼教教又称“明教”。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建。公元6世纪前后,随着中亚摩尼教徒不断来新疆经商或定居,摩尼教随之传入。隋唐时期,来新疆的中亚摩尼教徒与日俱增,他们在阿勒泰、吐鲁番、罗布泊等地定居下来,在当地形成了摩尼教徒聚居区。由于他们聚族而居,传教意识淡薄,所以摩尼教当时在新疆居民中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公元9世纪中叶,曾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人迁入新疆,才使摩尼教迅速传播开来。

回鹘人聚居的高昌,是摩尼教东方教区主教驻节之地,也是新疆摩尼教的中心。从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寺院文书看,当时在高昌、交河、唆里米(今焉耆)等地,建立了大量摩尼教寺院和宗教组织,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僧侣队伍,寺院经济十分发达。和佛教徒一样,高昌的摩尼教徒也十分重视石窟的开凿和绘制宣扬摩尼教教义的壁画,近年来在吐鲁番地区已发现了30多幅摩尼教的壁画,以及文物和遗址。后来,随着回鹘人该信佛教,摩尼教逐渐衰落。但到宋代,吐鲁番、和田等地仍有摩尼教徒在活动。

5 景教是中国对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称谓。景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约在公元6世纪。景教初期主要流行于吐鲁番地区。西辽至蒙元时期,由于 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景教迅速传播到新疆各地,进入其在新疆发展的鼎盛阶段。当时新疆**教中心喀什葛尔,成为景教25个行教区的第19教区和主教驻节之地。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婆罗路过新疆时,看到沿途的喀什葛尔、叶尔羌、和田、轮台、伊利、吐鲁番、哈密等地,都有景教的教堂和景教徒。同一时期的其他外国旅行家,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这一时期信仰景教的**尔人(一作畏兀儿,蒙元时期对回鹘的汉字译写)很多,以致一些旅行家说:“在所有畏兀儿的城市中,都有聂斯脱利派教徒”,“畏兀儿人是聂斯脱利派的基督教教徒”。当时**尔人中还出现了马可斯和拉班 把扫马两位十分著名的景教人物。两人在前往基督教圣地耶路撒泠朝拜途中,因遭遇战争停驻叙利亚。不久,马可斯就被马拉加城景教大总管委任为驻中国“总主教”,后又被任命为景教东方教会“大总管”。拉班·把扫马先被任命为“巡察总监”,后由马可斯推荐为蒙古驻波斯的宗王阿鲁浑出使欧洲诸国的使节。20世纪以来,在吐鲁番地区发现的景教文献有许多是用回鹘文写的,其中回鹘文的景教赞美诗,是专供回鹘景教教徒新婚夫妇举行婚礼时唱诵的。元代以后,除伊犁地区外,景教在新疆已基本消失。

道教、摩尼教和景教的传入,使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这些宗教都没有能够取代佛教的地位,所以这一时期新疆仍继续维持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

四、**教传入与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

(一)**教传入新疆

公元7世纪中叶,**教随着**军队的军事征服传播到中亚地区。后来,**入侵者对中亚的统治虽然崩溃了,但**教已经成为这里的主要宗教,还出现了一些由当地封建主建立的**政权。其中,与新疆毗邻的萨曼王朝就是这样一个当地塔吉克人建立的**政权。

当时新疆地区共有三个地方政权:于阗(今和田)王国、高昌(今吐鲁番)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是一些操突厥语的民族在新疆西部至中亚一带建立的政权。由于喀喇汗王朝与萨曼王朝毗邻,它因此成为萨曼王朝武力传播**教的首要目标。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萨曼王朝就不断发动对喀喇汗王朝的宗教战争,占领了喀喇王朝的大片领土。公元893年,喀喇汗王朝的副都怛(da)逻斯(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被萨曼王朝攻陷,驻守怛逻斯的副汗奥古尔恰克被迫迁往喀什葛尔(今喀什)。不久萨曼王朝发生内讧,争夺王位失败的纳斯尔王子潜逃到喀什葛尔向奥古恰克寻求庇护。奥古恰克为了利用萨曼王朝的矛盾,不但允许纳斯尔在喀什葛尔避难,还任命他为阿图什地区行政长官。纳斯尔到阿图什后不久,就利用他和奥古恰克的特殊关系,施展“牛皮巧计”。他对奥古尔恰克说,“请您赐给我一块牛皮大的地方,让我建立一座**寺”,以便“在里面祈祷自己的主”,为了进一步笼络纳斯尔,一贯敌视**教的奥古尔恰克同意了他的要求。纳斯尔回到阿图什后,立即宰杀了一头黄牛,把牛皮割成细条连接起来,然后用这条牛皮绳围了很大一块地,在上面建立了一座大**寺—阿图什大**寺。这是新疆历史上的第一座**教**寺。

纳斯尔不仅建造了**寺,还把喀喇汗王朝的一名重要成员萨图克·布格拉汗发展成为**。萨图克原是喀喇汗王朝大汗之子,幼时丧父,随叔叔奥古

6 尔恰克生活。相传奥古尔恰克曾答应等萨图克长大后就把权力移交给他。但在他长大后却没有兑现诺言,萨图克对此十分不满。后来他常常去阿图什打猎,在那里认识了纳斯尔并成为了朋友。不久,萨图克就在纳斯尔的说教下秘密加入了**教,还取了一个“阿不都·克里木”的教名,成为喀喇汗王朝第一个接受**教的王室成员。阿图什大**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教,是**教传入新疆的两个重要标志。这两个事件大约发生在公元9世纪末至公元10世纪初,这就是说,**教这时已传入新疆。

(二)南疆以**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教后,即在纳斯尔的帮助下开始了秘密传教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他周围已聚集了几百名**。公元910年(一说915年),萨图克·布格拉汗在中亚**的支持和帮助下,依靠这支**武装发动宫廷政变,夺取了政权。此后萨图克即利用权力强制推行**教。其子穆沙·阿尔斯兰汗即位后,继续大力推行**教。公元960年,20万帐游牧民族接受**教。同年穆沙·阿尔斯汗宣布**教为国教。至此,**教经过两代统治者约半个世纪的推行,终于成为喀喇汗王朝的主要宗教。

萨图克·布格拉汗父子强制推行**教的做法,遭到佛教及其他宗教信徒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各地不断发生反对强制改宗**教的暴动。信仰佛教的于阗国和高昌回鹘王国对喀喇汗王朝的做法也十分不满,所以对喀什葛尔等地佛教教徒的反抗给予了支持。公元962年,穆沙·阿尔斯兰汗以此为口实,发动了对于阗王国的宗教战争。战争初期,由于于阗得到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鹘和吐蕃的支持,占据了优势,曾一度攻占喀什葛尔。但在此后的长时间里双方互有胜负,战争呈拉锯状态。期间,穆沙·阿尔斯兰汗去世。其子阿里·阿尔斯兰汗继位后,继续同于阗进行战争。公元998年,双方在今英吉沙与疏勒交界处展开激战,可汗阿里·阿尔斯兰汗阵亡,喀喇汗王朝大败。公元999年喀喇汗王朝消灭中亚的老对手萨曼王朝后,将中亚的军队调往新疆,投入同于阗的战争。这支生力军的参战,使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喀喇汗王朝的军队一直挺进到于阗城下,经长期围困后于公元1006年攻陷于阗城,于阗王国灭亡。于阗国灭后,于阗的佛教徒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仍同**占领者展开了激烈战斗。在今策勒县达玛沟一带,不愿改宗**教的佛教徒同**占领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当地因此有了一个“乌尊塔特”(意思是长期坚持异教的地方)的地名。从中亚带兵参加于阗战争的四个伊玛目(**教教职人员),就是在策勒一个名叫波斯坦的地方被当地佛教徒的,当地现存的“四伊玛目麻扎”,就是埋葬他们的坟墓。于阗佛教徒的反抗大约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关于这场战争,至今和田民间仍有“百年战争”之说。

随着于阗王国的灭亡,佛教也结束了在这个地区千余年的统治地位。从此,佛教势力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区。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区成为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战场。长期的战争给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破坏,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阻碍了南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 **教在喀喇汗王朝同于阗王国的宗教战争中,由于高昌回鹘支持于阗,因此与喀喇汗王朝的关系逐渐恶化,喀喇汗王朝对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鹘人恨之入骨。马赫穆德·喀什葛里在他的《突厥语词典》中,就称不信仰**教的高昌

7 回鹘人是“最凶恶的敌人”。所以,喀喇汗王朝在灭亡于阗王国后不久,就发动了对高昌回鹘的宗教战争。

喀喇汗王朝的大汗阿赫马德·托干汗亲自组织和指挥了对高昌回鹘的宗教战争。他率军从巴拉沙衮(在今哈萨克斯坦托马克一带)出发,越过伊犁河,攻入高昌回鹘境内。高昌回鹘出兵迎击,打退了入侵之敌。公元1017年,高昌回鹘发兵30万,跟踪追击,一直挺进到距巴拉沙滚只有8天路程的地方。正想患病的阿赫马德·托干汗不得不抱病组织人马进行反击,打败了因长途奔袭而疲惫的高昌回鹘军队。阿赫马德·托干汗又亲自率军追击,并再次攻入高昌回鹘境内。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拼杀,战斗十分激烈。《突厥语词典》收录了多首有关这次战争的诗歌,这些诗歌有反应战斗激烈、残酷场面的,也有描述**入侵者对高昌佛教文化进行毁灭性破坏情况的。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我们给战马佩上记号,向着回鹘地区的塔特(指不信**教的回鹘人),向着盗贼和恶狗,像飞鸟一样飞速进发。”

攻入高昌回鹘境内的这支喀喇汗王朝军队,对被视为“盗贼和恶狗”的回鹘人进行了残酷的杀戮:“我们进行夜袭,我们四周包围,我们斩去其额发,我们砍杀孟拉克(高昌回鹘地名)人。”

喀喇汗王朝的军队于所到之处,像在于阗一样,不仅对不信仰**教的回鹘人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而且对回鹘佛教寺院也进行了大肆破坏。

高昌回鹘对入侵的喀喇汗王朝军队进行了顽强的反击。正当战争进行中,阿赫马德·托干汗病情加重,喀喇汗王朝不得不撤兵罢战,对高昌回鹘的这次“圣战”无果而终。喀喇汗王朝对高昌回鹘王国的宗教战争结束后不久,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喀喇汗王朝因此分裂为东西两个政权。东西喀喇汗王朝之间以及两政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陷入了无休止的内争,无力再发动对外的**战争。**教在新疆的第一次传播高潮也就此结束。

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域后,把今新疆地区分封给了他的次子察合台。察合台在新疆建立的地方政权称为“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统治前期,遵守成吉思汗的法令,对各种宗教均采取宽容政策,不强制推行任何宗教。但是后来的统治者秃黑鲁帖木儿汗改变了这一政策。公元1353年,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了**教,成为新疆地区第一位加入**教的蒙古可汗。入教伊始他就强迫蒙古王公大臣皈依**教,接着又在额西丁和卓家族的支持、配合下,在全汗国境内强制推行**教。不久,阿力麻里(今霍城县)就有16万蒙古人集体加入了**教。

额西丁和卓在秃黑鲁帖木儿汗的支持下,带领名为“库车**社团”的传教组织进入库车,强迫当地佛教徒改变信仰,接受**。库车的佛教徒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举行了暴动。秃黑鲁帖木儿汗很快派兵镇压了暴动。“库车**社团”趁机对库车的佛教徒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对佛教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他们强迫佛教徒接受**教,对抗拒者则大肆屠杀,迫使佛教徒被迫加入**教;他们拆毁佛教寺院,捣毁佛像,焚烧佛教经典,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库车佛教文化几乎被破坏殆尽。继于阗之后,新疆的又一个佛教中心就这样在血与火的清洗中湮灭了。

秃黑鲁帖木儿汗的后裔都把**教作为维护统治和进行扩张的工具。黑的儿火者汗在执政后不久,就发动了对吐鲁番的“圣战”。在攻占吐鲁番后,狂热的**士兵对这里的佛教徒进行了血腥屠杀,对佛教文化进行了彻底的破坏。近代考古发现,在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古代佛教文献往往带有人为破坏的痕迹,

8 有的是被恶意撕毁的,有的则是明显是被焚烧过的。这些被烧剩的残卷,正是当时**占领者放火焚烧寺院时,因房屋或寺院墙倒塌被压在下面才幸而保存下来的。在一些佛教寺院遗址里,还发现无数被撕得粉碎的佛教典籍侵泡在被杀僧侣的血泊中,经过几百年已凝结成硬如石头的东西,旁边有缺头断足的尸骨。

继黑的儿火者汗之后的**汗是一个极端狂热的**教推行者。据**史书《中亚蒙兀儿史—拉失德史》记载,**汗规定,所有的蒙古人都必须接受**教,遵守教规,按时礼拜,并要带上“缠头巾”,违者严加惩处。惩罚措施极其严厉,包括用马掌铁钉钉入违者的头颅骨。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在这种严刑立法的逼迫下,最后都被迫接受了**教,以后逐渐融合到**尔等民族中去了。

公元16世纪初,**教将佛教势力排挤出哈密。至此,**教自传入以来,经过6个世纪的传播和发展,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地区的主要宗教。从**教传入新疆一段时期所形成的南疆以**教为主要宗教,北疆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演变为**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四)清政府对**教的管理

自汉朝新疆归属中国版图以来的1000多年里,新疆没有发生过利用宗教反对中央政府,进行分裂活动的事件。所以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宗教问题一般不直接处理或干预,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地方政权自行处理。清朝统一新疆后,鉴于叶尔羌汗国时期宗教上层势力不仅长期干预世俗政权,甚至取而代之,建立政教合一的和卓政权,造成社会长期动荡的历史教训,为了防止宗教上层利用宗教危害国家的统一和清朝在新疆的统治,维护新疆社会的稳定,决定在“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政策下,对**教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

清政府的政教分离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禁止宗教干预政治、干预司法。清政府规定,凡是有阿訇身份的人,一律不得在政府任职,更不能当官掌权。只准许阿訇念经礼拜,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而不允许干预行政事务。如阿訇的子弟中有在政府当差或当官的,其不能再任阿訇,以防止阿訇利用亲属参与或干预行政。对属于宗教上层人士的大阿訇,则规定要由地方行政长官“遴选保举”,以保证对宗教上层的控制。在和卓统治时期,政教合一,宗教上层权力很大,干预政治问题十分突出。如每年开斋节的第一天,阿訇就乘阿奇木伯克(地方行政长官)赴**寺礼拜之机,对阿奇木伯克的政绩进行评议,“以为贤者留之,以为某事无道,某某事以尤为无道,则与回众废而杀之”。这就说,宗教上层对政府事务有评判的权力,并且对不符合他们要求的政府官员有生杀大权。正是这种权力使他们要求的政府官员有生杀大权。正是这种权力使他们控制了各级政权。在政教分离政策实施初期,宗教干预政治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在叶尔羌官员控告阿奇木伯克时,第一个署名的就是阿訇。清政府对此事十分重视,乾隆皇帝亲自过问此事,他再次明确规定,今后政府的一切事务只能由阿奇木伯克处理,“阿訇不得干预”,并要求新疆官员让所有百姓都知道这一规定。

在防止宗教干预司法方面,清政府针对过去政教合一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起初清政府只是规定对谋反、谋叛等重罪必须按照清朝的法律处理,宗教不得干预。一般的刑事、民事案件则由宗教法庭依照**法律和民族习惯法处理。后来逐渐把刑事司法权收归政府,规定在刑法方面必须执行清朝的法律,宗教法庭继续予以保留,但只负责处理民事案件。清朝在新疆司法制度上的改革,实际上是一种司法双轨制,虽然这一改革不够彻底,存在许多弊端,

9 但是,对于刚刚摆脱和卓政教合一统治的新疆社会来说,还是比较稳妥和有效的,对于实现新疆的政教分离和防止宗教干预司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其二是政府不干预宗教内部事务。**教内部因不同的观点历来就分为许多派别。而教派斗争也几乎贯穿整个**教的历史。新疆白山派和黑山派就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但是不管教派矛盾多么尖锐,只要没有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它仍然只是宗教的内部问题。所以清政府要求各级官员不得介入教派之争,在选拔官员时不得以教派划界,而要以政治态度为取舍标准。对于白山派和黑山派,清政府认为他们“原无分于种类”,后来虽然“自分种类”,但那也只是他们自己的事,只要他们拥护清朝的统治,无论是白山派还是黑山派,都应当一视同仁,立有战功或政绩的,皆予以重用。即使是白山派的和卓,如额色伊、图尔都、鄂托兰珠和卓等,因反对大小和卓叛乱,并在平叛中立有战功,清政府按功行赏,照样给他们封公晋爵。黑山派中有反对清朝统治的,照样予以严惩。如黑山派阿訇孜牙墩就因率众暴动而被凌迟处死。白山派和卓张格尔叛乱后,一些新疆官员要求改变对白山派和黑山派的态度,在黑山派中选拔伯克。道光皇帝认为这样会使两派“更相猜疑,别生事端”,危害清朝的统治,因此予以否定。后来随着和卓后裔的不断叛乱,清政府才改变这一政策,开始支持黑山派,压制白山派,并有意识地制造和利用两派矛盾,制造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在实行政教分离的同时,清政府还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清政府认为,阿訇作为“掌教之人”,为**群众“素所尊奉”,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因此十分重视对阿訇的挑选和任用。规定阿訇要由各庄伯克从通达经典、诚实公正者中挑选,再由阿奇木伯克报请驻扎大臣批准。当选阿訇还必须定期拜访驻扎大臣。如发现被保举阿訇不知经典或不可靠或剥削**群众者,要即行革除和惩治,保举该阿訇的阿奇木伯克也要一并受到惩处。

严厉查禁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谋逆”活动。清朝统一新疆后,逃亡到中亚的白山派和卓后裔,穷困潦倒,又不甘心于失败,便不断派人潜入新疆刺探情报,联络和蛊惑白山派信徒,进行反对清政府的阴谋活动,同时敛取钱财,为叛逆活动做准备。清政府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责令地方官员严加查禁和打击,一旦查获审明,“首从各犯”均“全行正法”。自乾隆朝以来,清政府多次破获此类案件,沉重打击了利用宗教进行的“谋逆”活动。

禁止“习念黑经”。所谓“黑经”,是指《古兰经》等**教正式经典之外的经典,根据当时的情况,可能主要是指苏非主义(即苏非派,**教神秘主义派别,新疆又称“依禅派”**称“门宦”)的经典,以及和卓、教主等**教上层伪造的所谓经文。公元1811年(嘉庆十六年),就破获一起以和卓后裔名义“捏写回经,妄添不法语句”的案件。伪造经文,借以蒙蔽、煽动**群众,是和卓等**教上层和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和手段,危害极大。为防止和卓不法之徒以“黑经”煽动群众起来反清,清政府不仅对捏写黑经,妄添不法语句者严加惩处,而且规定“禁止莫洛回子习念黑经”。(莫洛即毛拉,清代在新疆地区主要是指具备初步宗教知识而又能读写的青少年,也包括一般有文化的**。“回子”是清代对信仰**教的**尔人的称谓。)规定要求各地如发现有违禁者,在查明审实上报后,要根据“习念黑经”时间长短,给予发遣、枷责等处罚。同时还规定,各地驻扎大臣要在每年年初,把这一规定张榜布告,晓谕百姓,并严行禁止。

清政府在新疆实行的政教分离政策和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无疑是维护

10 其在新疆的统治,但也是中央政府应有的权力和职责。清政府的这一政策虽然不够彻底也不够全面,比如保留宗教法庭为宗教干预司法留下了空间。但是,由于它是根据新疆的实际,因地、因时、因俗而制定的,所以有较强的针对性。政教分离政策的实施,解决了政权与教权长期纠结的症结,基本实现了两者的分离,无论是对新疆社会,还是对**教的正常发展,客观上都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对于防止利用宗教煽动反对清朝统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客观上也有利于新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以和卓为代表的**教上层势力在新疆逐渐兴起。“和卓”即**教创始人**的后裔。新疆的和卓全都来自中亚,最早从中亚来到新疆并取得成功的是贾拉里丁和卓与额西丁和卓父子。由于他们成功地劝导察合台汗国可汗秃黑鲁帖木儿汗皈依**教,因而获封天山南路**教世袭教长,并得到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成为察合台汗国时期最大的宗教封建主。作为**教上层势力的额西丁和卓家族势力从此在新疆兴起。

额西丁和卓家族势力的兴起引起了中亚和卓们的浓厚兴趣。一批批和卓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入新疆,但大多昙花一现,只有两支和卓家族站稳了脚跟。一支是**·谢里甫和卓家族,一支是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家族。**·谢里甫和卓原是中亚乌兹别克族的一名苏非派教士,叶尔羌汗国初期来到新疆,后被拉失德汗聘为宗教导师,从此一步登天,从一个到处流浪的苏非派教士进入上层社会,成为可汗言听计从的权势人物。但该和卓家族的地位不久就被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家族所取代。

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是中亚最大的苏非派纳合西班底教团的教主,据说他曾来过新疆,因没有重大发展而返回了中亚。在他去世后,他的两支后裔进入新疆。这两支和卓来到新疆后,为争夺叶尔羌汗国的宗教领导权,形成了两个势不两立的教派——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和卓利用其编造的“圣裔”身份和巫术迷信,愚弄拉拢群众,挑起**之间的斗争;与此同时,他们利用各自对世俗统治者的影响,不断挑动统治集团的内争。从可汗到各地统治者,为了夺取汗国最高权力和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是依附于这一派和卓,就是依附于那一派和卓。和卓们则乘机不断攫取世俗权力。在和卓们制造的长期动乱中,世俗权力逐渐削弱,世俗统治者越来越离不开和卓的支持。和卓们为攫取更多的权力和实现直接掌握政权的目的,则进一步加紧制造动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可汗权力日趋衰落,以和卓为代表的**上层宗教政治势力,逐渐掌握了世俗权力,并最终推翻叶尔羌汗国,在南疆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和卓政权。

公元1755年,清军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叛乱后,决定把原来被准噶尔羁押在伊犁的白山派和卓阿合玛特的长子、大和卓波罗尼都派回南疆,利用其家族的传统影响去招服**尔人,以实现对南疆的和平统一。波罗尼都在清军的支持下迅速占领南疆,灭亡黑山派和卓政权。黑山派和卓势力从此退出政治舞台。波罗尼都在收复南疆后立即宣布,天山南路从此进入“可汗清(指清朝皇帝)的时代”。不久,因参加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小和卓霍集占在叛乱被平定后,潜逃到南疆,煽动波罗尼都背叛清政府,于公元1757年发动了武装叛乱,史称“大、小和卓之乱”。公元1759年,清军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平息了这场历时两年四个月、波及南疆大部分地区的叛乱。

公元19世纪上半期,不甘于失败的和卓后裔,先后发动了“张格尔和卓之乱”、“玉素甫和卓之乱”、“七和卓之乱”、“倭里汗和卓之乱”等多次叛乱。这些

11 以建立独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为目的的叛乱,均以失败告终。

和卓政教合一的统治及其后裔的叛乱,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也是不得人心的。据史料说,那些作为教主的和卓都是一些凶狠残暴、荒淫无耻之徒。他们为了利用宗教掩盖其真实面目,维护其政教合一的黑暗统治,极力提高、扩大**教的地位和作用,特别重视宗教法庭作用的加强和**教教规教法的执行。他们派出大批宗教警察,手提教鞭随时监督**群众是否遵守教规教法,是否按时去**寺礼拜,妇女是否戴面纱,违规者轻则鞭打,重则送交宗教法庭。他们横征暴敛,疯狂掠夺,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而广大**群众则生活在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由于他们过度搜刮,一些**群众把隐藏下来的粮食和锅埋在戈壁滩里,晚上再跑到哪里去做饭吃。他们实施鞭笞、断手、刖足、杀头等酷刑如家常便饭。“倭里汗之乱”的叛乱头目倭里汗和卓,就是一个杀人狂。他喜爱的消遣方式之一就是亲手砍下冒犯者的头。在他面前,一个不慎的动作,一句话,一个哈欠,都会招来杀身之祸。杀人如麻的倭里汗,在占领喀什噶尔后,用他亲手所杀的人头,在吐曼河边垒起了几座“人头塔”。**群众虽然对清政府的统治不满,但他们更恨那些惨无人性的和卓。所以,在和卓后裔叛乱时,他们盼望清军犹如大旱之盼云霓希望清军早早到来平定叛乱。平叛清军到来后,他们捐款捐粮,并参加或配合清军打击叛军。和卓后裔叛乱的一再失败,根本原因是他们是去民心,早已被人民所唾弃。随着和卓后裔叛乱的一次次平息,和卓家族势力最终退出了新疆的政治舞台。

清朝平定和卓后裔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新疆的社会稳定,维护了各族人民包括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剪出了和卓势力,消除了危害新疆社会的一大毒瘤。

和卓家族势力兴衰的历史证明,世俗统治者对**教上层势力的过度依赖,必然助长**教上层势力的恶性膨胀和世俗政权的消弱;**教上层势力的非正常发展乃至恶性膨胀,最后必然侵夺世俗权力,而一旦他们掌握权力,则必然建立中世纪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把社会拉向倒退;在他们失去权力后,必然利用其宗教影响,以百倍的疯狂企图夺回失去的权力,造成社会的剧烈动荡,给包括**群众在内的各族人民带来更加深重的苦难。**反动上层势力建立中世纪式的政教合一的**政权,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五)**教成为新疆主要宗教后,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发展

**教成为新疆主要宗教后,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继续演变。原有的袄教、景教和摩尼教已消失殆尽,佛教、道教在一度衰落后有所复兴,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又先后传入新疆,加入到多宗教并存的格局来。

**教作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一是传播地域广大,遍及南北疆。二是信仰民族多。清朝时期,随着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的迁入,新疆信仰**教的民族已有**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7个民族。由于这些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教,**教对这些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乃至民族心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佛教在**教的排挤下一度衰落后,不见了昔日寺院林立、僧侣成群的盛况,信仰者只是在家中烧香拜佛,从事一些简单的佛事活动。但清朝统一新疆,“故土新归”特别是驱逐阿古柏匪帮后,随着内地信仰佛教的官兵、商人和百姓的到来,佛教在新疆又逐渐复兴起来。在**较集中的哈密、巴里坤、

12 木垒、吉木萨尔、阜康、乌鲁木齐、奇台、昌吉、伊犁等天山北坡各地,都重新建立了佛教的寺院。甚至在**教势力强盛的南疆地区,也出现了佛教的庙宇。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共有汉传佛教20余座。

蒙元时期,佛教的另一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就已传入新疆,但信者不多,影响不大。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勃兴,当归功于明代迁入的卫拉特蒙古人。卫拉特蒙古人进入新疆前,就已信仰了藏传佛教。进入新疆后,由于受到东蒙古的阻隔等因素的影响,藏传佛教日趋衰微。公元16世纪后期,其统治集团决定振兴藏传佛教。到公元1640年,藏传佛教已发展成为卫拉特蒙古全民信仰的宗教。清代迁入新疆的锡伯、达斡尔等民族,后来也接受了藏传佛教,使藏传佛教在新疆的势力和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仅次于**教的第二大宗教。近代以来,蒙古各部落纷纷新建、重建或扩建寺庙,寺庙数量急剧增加。到解放前,藏传佛教寺庙已有近百座。新疆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如昭苏圣佑、巴伦台黄庙,大都是近代所建。

道教的情况与佛教大体相同,由于内地官兵、商人和百姓的到来,道教在新疆迅速复兴。由于来新疆的军民多信仰道教,而且各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道教,所以近代新疆道教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最鼎盛时期。当时道教的宫观遍布天山南北,几乎每个城镇都有道教的宫观,少则几座,多则十余、数十座,数量之多仅次于**教的**寺。清朝灭亡后,失去官方支持的道教再度衰落。

天主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有学者根据元朝时期新疆已有也里可温教推断,元代时天主教已传入新疆。但也里可温教并不专指天主教,所以天主教传入新疆的时间还有待新资料的发现。有史考的第一位进入新疆的天主教传教士是葡萄牙人鄂本笃。公元1603年,鄂本笃来到新疆莎车,在这里逗留了一年。其间还到过叶城、和田、喀什和哈密等地。天主教在新疆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播,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比利时、法国、荷兰、德国、瑞典等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相继来新疆传教。到民国初年,天主教以传播到南北疆。当时,新疆的一些主要城镇,如乌鲁木齐、伊宁、霍城、石河子、呼图壁等,都建立了天主教堂。盛世才统治时期,天主教曾一度受到打击而趋于消沉。到民国统治时期,中外天主教传教士又纷纷来新疆传教,使天主教在新疆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来新疆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良莠不齐,既有真正热心传教事业的神职人员,也有披着宗教外衣的间谍。这些间谍的破坏活动,损毁了天主教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天主教的传播。

基督教传入新疆稍晚于天主教。这里所说的基督教是中国对基督教另一大教派—“新教”的专称,又称“耶稣教”。公元1892年,瑞典基督教传教士来到喀什,以此为中心进行传教活动,并在喀什、莎车、疏勒、英吉沙等地设立传教点。公元1896年前后,英国的内地教会又将基督教传入乌鲁木齐、米泉、阜康等地,在乌鲁木齐设立了基督教福音堂。盛世才统治时期,下令取缔一切教会,基督教传教士或被捕入狱,或被迫离开新疆,教堂被改作他用,教产被没收。基督教遭受了传入新疆以来的第一次沉重打击。盛世才政权垮台后,大量国外和内地基督教来新疆传教,设立分会。基督教传教士的情况与天主教一样,其中不少是外国间谍,从而影响了基督教在新疆的传播和发展。

东正教是随着俄罗斯人传入新疆的。公元18世纪后期,一些不堪沙皇压迫的俄罗斯人陆续迁来新疆。这些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人,把东正教带到了新疆。最初来新疆的都是一些普通的东正教信徒,没有神职人员。近代以来,随着一系列中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沙俄取得了在新疆的传教权,俄国传教士开始进入新

13 疆,在俄罗斯人聚居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建立教堂。东正教没有在其他民族中开展传教活动,所以,至今新疆信仰东正教的仍然只有俄罗斯族群众。

新疆现在仍保持着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现有宗教为**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教是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信仰**教的民族有:**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等10个民族,总人口1000多万,占全疆总人口的50%以上。新疆**教教派主要有逊尼派、什叶派和苏非派。除塔吉克族外,逊尼派在信仰**教的各民族中都是主要教派,人数约占新疆**总数的90%以上。什叶派在新疆有两个支派,塔吉克族信奉其中的伊斯玛仪派(又称“七伊玛目派”),一部分**尔人信奉十二伊玛目派。苏非派是**教的神秘主义派别,**尔人成为“依禅派”或“依禅教”。传入**中以后,形成了门宦。该教派在明清之际曾一度成为新疆**教的主流教派,后随着和卓势力退出历史舞台而逐渐衰落下来。现在主要分布于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巴州、吐鲁番、哈密等地区。****教只有逊尼派和苏非派,其中逊尼派又分为格的目、依赫瓦尼和三抬派三个支派。苏非派有四大门宦:虎夫耶、哲合仁耶、库布林耶和格底林耶。****教实行教坊制,格的目和虎夫耶为大坊,哲合仁耶为小坊。按照教派在**中出现的时间顺序,格的目又称“老教”,哲合仁耶称为“新教”,伊赫瓦尼成为“新新教”或“新兴教”。

新疆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信仰汉传佛教的主要是汉、满等民族,由于人们大多只是在家中吃斋念佛、烧香拜菩萨,信徒人数难以确切统计,目前经常参加佛教活动的约1万人。信仰藏传佛教的有蒙古、锡伯、藏等民族,总人口近20万人,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和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基督教在经历了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打击后,一直没能恢复元气。1949年以前,新疆共有基督教教堂20多座,信徒1000多人,教职人员10余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在新疆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新疆基督教信徒仅有4000多人,目前已发展到43300余人,是近年来新疆发展最快的宗教。信徒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昌吉、哈密、伊犁等地区,以及生产兵团的一些农牧场。

天主教自传入新疆以来一直没有重大发展。解放后,天主教的活动基本上停止,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了活动,目前有信徒4000余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吉昌和伊宁。

东正教随俄罗斯人传入新疆后,其变化和延续主要依赖新疆俄罗斯俄罗斯族人口的增加或减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俄罗斯族总人口约11000多人,他们普遍信仰东正教,但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的很少,只有几百人。信徒分布基本与俄罗斯族的生活地域相一致,主要在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现有东正教教堂2座,活动点1处,没有专职的教职人员。

新疆道教在经历清代的一度繁盛后迅速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道士逐渐从俗,新疆的道教活动基本停止。现代,新疆道教有道观2座,活动点1处,信徒约100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

由于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新疆宗教的民族性、群众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特点十分突出。宗教问题常常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矛盾相交错,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新疆的宗教工作不仅关系到党和

14 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因此,新疆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宗教工作。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宗教都逐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总结新疆宗教演变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从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形成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以来,构成这一格局的宗教不断在发展演变,但不管其如何演变,都未能改变多种宗教并存这一基本格局。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统治阶级宗教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宗教的地位会发生改变,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教独存”的情况,“一教为主、多教并存”始终是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特点。

五、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宗教和谐健康发展

党的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是党处理宗教问题最基本的政策,在具体工作中通常又把党的宗教政策简称为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新疆的实践取得了辉煌成就,保障了新疆各宗教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新疆得到了有效贯彻。

1、保障了各族人民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权利。新疆和平解放初,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从我区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多、宗教影响深和不了解党的宗教政策的实际出发,在宣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时采取了“慎重稳进”的方针,要求在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中,突出宣传有信教自由的一面,暂不宜宣传不信教也有自由的一面。但在党员、干部中可以宣传有信教自由和不信教的自由两个方面。打消了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认为共产党要消灭宗教的顾虑,有效地改变了思想教育及政治宣传时间短、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不理解、敌人造谣惑众的不利状况,把各族人民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保证了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2、1958年,通过实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废除了宗教封建剥削和压迫制度,保障了宗教信仰自由和信教群众的利益,也促进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适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清除了在宗教问题上的“左”倾错误,全面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坚持全面正确地宣传贯彻党的宗教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且强调,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合法权利,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利,使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以来,新疆赴沙特朝觐的人数已累计超过5万人,近年朝觐人数保持在每年2700人左右。自治区**教经学院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古兰经》诵经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公民的信教自由和参加正常宗教活动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15 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安排了宗教活动场所。截止20xx年底,新疆有**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万座、宗教教职人员万多人、宗教团体91个、宗教院校2所,其中**教**寺约万座、宗教教职人员万多人,满足了信教群众的需要。

对宗教人士政治上团结,生活上照顾。截止20xx年,新疆宗教界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有1800多人,他们代表信教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行监督。解放以来,除“文革期间”有过短暂的停顿外,自治区各级政府从未间断对宗教界上层人士进行定期定额生活补助、生病和去世的补助、重大节日慰问,把党的温暖送到他们手中。

恢复和建立各级爱国宗教团体,重视发挥其积极作用。“文革”期间,该组织停止活动。十一届三中以后,自治区把恢复和建立爱国宗教团体作为贯彻落实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很快就恢复了自治区**教协会,并批准建立了自治区各级爱国宗教团体。1982年以后,全区共恢复和新建宗教团体91个。政府依法保障各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支持他们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开展教务活动。在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宗教学校的设置,以及开展国际间宗教文化交流等方面,各级宗教团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通过举办学习班、座谈会、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坚持不懈和耐心地对他们进行爱国守法、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教育,并根据宗教界人士的不同情况,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宗教学术研究、爱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活动和国际友好往来,以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办好宗教院校是有计划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的重要途径。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教经学院学习就开始为新疆培养宗教教职人员。自1987年新疆**教经学院成立以来,为全疆各地培养了489名伊玛目、哈提甫(**教教职人员)或宗教学校教师,现有在校生161人。由各地(州市)**教协会举办的经文学校、经文班和宗教人士带培的塔里甫(学经文的学生)3133名,毕业塔里甫1518名,已有803名担任宗教教职。从20xx年开始,为了培养高层次的**教教职人员,新疆先后选派47人赴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教高等学府留学深造。

出版宗教书刊,为了保证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获得经文等宗教读物,在新疆翻译、出版和发行了**尔、哈萨克、汉等多种文字和版本的《古兰经》《卧尔兹选编》《新编卧尔兹演讲集》等一批**教经典和宗教书刊,以及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经典。发行了《中国**》杂志**尔文版。为方便信教群众,各地还批准设立了专营宗教书刊的销售点。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例。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依法治国的理念和我国宗教出现的新情况,中央制定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政策。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而不是去干涉宗教的内部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加强了宗教法制建设。1988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新

16 疆**尔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暂行规定》《新疆**尔自治区教职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新疆**尔自治区宗教活动暂行规定》。在此基础上,1994年自治区人大颁布实施了《新疆**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这些规章、法规的颁布,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使自治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迈入了法治化阶段。

建立健全了四级宗教事务管理网络,实行了责任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立了地、县、乡、村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四级管理网络。各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宗教工作实际,制定并全面实施了《领导干部联系**寺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制度》《宗教教职人员考核、聘任制度》《宗教人士定期学习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维修、改建、新建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了统战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为了保证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提高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和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自治区加大了对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干部进行培训的力度。近年来,通过直接培训,自治区党校、新疆社会主义学院、地州党校、上级机关帮助培训等方式,培训、轮训宗教工作干部数千人。

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1996年,依照国家宗教局《宗教活动场所年检办法》,地、县、乡、村普遍成立了宗教活动场所年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年检工作,对全疆万余座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建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学习、财务、管理等制度,明确了责任。

依法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近年来,各地宗教工作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法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依法加强了对宗教活动的管理。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有效制止了非法宗教活动,取缔了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活动。

(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独立自主自办,是指中国的宗教事务由中国的教职人员和教徒自主办理,由**自己的组织进行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不是搞自我封闭,而是鼓励爱国宗教团体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各国宗教组织和人士进行友好往来,使对外交往得以正常、健康地开展。

抵御和打击境外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包括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两教”进行的渗透活动是我区宗教工作的重点之一。自治区对境外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采取了对骨干、首要分子进行重点打击,对受毒害的群众采取了帮助教育的措施,保障了我区宗教活动的健康有序。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概括起来就是“两个要求”和“两个支持”。( 20xx年4月21日,桃源县道教协会在九龙山道观召开了第三次代表会议,会议民主选举了道协新一届的常委理事,通过了《桃源县道教协会第三次代表会议决议》,发出了全县道教服务社会,奉献爱心

17 的倡议。常德市民宗局孙功明书记,县委统战部、政协主要领导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两个要求”:要求道协成员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两个支持”: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据此,自治区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工作。

广泛开展了“五好宗教人士”“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的评选表彰活动。自1993年开展“双五好”表彰活动以来,已形成了“县级每年一次,地区每三年一次,自治区每四年一次”的评选表彰制度,调动了宗教界人士从思想上、行动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自觉性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积极稳妥地开展**教的“解经”工作。1998年以来,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教协会组织讲经、演讲、培训和各地的讲经示范、演讲比赛等,支持和鼓励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解释,利用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有力地驳斥了宗教极端分子散布的歪理邪说,使广大**群众认清了宗教极端分子歪曲**教、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的反动本质。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宗教人士队伍的思想建设。建立了宗教人士定期学习制度,通过举办各级政策法律培训班、“三爱一守”“三爱”等内容的培训班,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积极引导宗教界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对宗教界的引导教育,调动了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宗教界通过以寺养寺,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减轻了信教群众的经济负担;带头学科技、学文化,勤劳致富;还兴办慈善事业,扶贫济困,捐资助学,铺路修桥,支援灾区;部分宗教人士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本乡、本土大力倡导移风民俗、婚丧事简办等,受到群众的赞扬和社会的好评;他们带头脱贫致富奔小康,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为自治区的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对宗教事务的法治化管理的不断加强,抵御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工作的深入开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工作的顺利进行,新疆宗教工作的形式越来越好。

(五)新疆宗教演变史的几个特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流布的地区,多宗教并存是从古到今新疆宗教分布的基本格局。

在新疆历史上,除了远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外,纪元以来的20xx多年历史中即有多种宗教流布,除了佛教和**教这两种在新疆传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宗教外,袄教、摩尼教和景教都曾长期驻足于新疆,且为新疆历史上大多数民族所信奉。总的来说,10世纪以前,以佛教的影响为盛。14世纪以后,**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逐渐成为了**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普遍信仰的宗教。但新疆的蒙古族这时候信仰了藏传佛教,其他有的宗教(如景教、道教等)也并未完全消失。近代以后,又传入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亦是**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

18 教等6大宗教并存,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始终没有改变。

新疆流传的宗教,除原始宗教外,其余均为“外来宗教”,主要经由中西南亚传入,这些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都有一个与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融合、相适应的过程。

这些“外来宗教”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印度文化型,如佛教;二是波斯—**文化型,如袄教、摩尼教、**教;三是罗马文化型,基督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异端”派别聂斯脱利派,即景教;四是中原文化型,如道教。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宗教,不仅其教义、礼仪等各不相同,而且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等也迥然相异,最初都带有较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向境外传播中,都不可避免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等相互吸收,从而带上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印记。佛教传入中国后,流传于汉族地区的为“汉传佛教”;流传于藏族、蒙古族等地区的为“藏传佛教”。这种现象就是外来宗教地区化、民族化的结果。佛教在古代新疆的传播形成了我国富有特色的“西域佛教”,是佛教与西域各民族社会文化相互吸收、融合的结果。这种地方特色,不仅反映在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佛教礼仪的改造上,更突出地反映在代表佛教的文化艺术如雕塑、绘画、艺术造型以及音乐、舞蹈等方面。西域佛教也因各地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如代表丝绸之路南道的于阗佛教文化、代表北道的龟兹佛教文化、代表吐鲁番盆地的高昌文化和高昌回鹘佛教文化等,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而大放异彩。**教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苏非派的广泛传播,把南疆地区固有的某些传统如祖先崇拜、陵墓崇拜、“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以及袄教的拜火习俗、萨满教的习俗等与**教的教义想柔合,形成了**尔族**信仰特色。这种特色在南疆地区至今仍然盛行的麻扎朝拜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比于**尔,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信仰又有不同,后者在接受**教的过程中,部落宗法制度得以保留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支配作用,**教法并未得到严格遵行,宗教居于次要地位,部落头人的权力高于宗教人士,宗教人士也没有司法权。草原上的牧民由于流动不居,一般不修建**寺,也不十分重视礼拜和斋戒等教仪。萨满巫师在民间仍有一定地位,在**教的一些仪式里也有萨满教的遗俗。塔吉克族信奉什叶派,在接受**教的过程中,把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习惯与**教结合在一起,如一般不封斋,也不去麦加朝拜,多数**只做节日礼拜,宗教首领是“依禅”,各户世代信从某一依禅及其继承人。由上所述不难看出,外来宗教在新疆的传播过程中,地区化、民族化都是不可避免的。惟其如此,这些宗教才能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得到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多种宗教的并存流传,还造成了不同宗教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教尽管有着比较严格的一神论教义和教规,但在传播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其他宗教的渗透和影响。从南疆地区某些**寺建筑上的壁画、雕刻就可以看到古代佛教艺术的遗风。如莎车县加满**寺梁坊上是用莲花、祥云和金色光环色彩图案装饰。有些古代保存下来的**教建筑并非都是**式的“方基圆顶”,而是保留了当地原有的建筑风格,著名的库车额什丁和卓麻扎的陵墓就是一种平顶式、有廊檐和窗格的古建筑。南疆苏非派中有个特殊的“乞食者”团体,其成员披头散发,不修边幅,极端厌弃今世,不娶妻生子,不成家立业,四处游荡,以乞食为生。其渊源与从前当地佛教的游方僧有关。而活跃在**尔、哈萨克等民族民间的“巴合西”、“达汗”等则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萨满巫师;拜火习俗和过“诺鲁孜节”则是袄教的遗留。这些现象都是新疆多种宗教并存、各

19 种宗教相互影响的痕迹。

新疆宗教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双重作用。

一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类宗教的消长兴衰与新疆历史演变交织在一起,与先后进入新疆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活动相联系,成为民族间相互吸收同化乃至融合的文化影响因素的粘合剂。例如,14世纪的蒙古察合台后王秃黑鲁帖木儿汗面临内外交困的局势时就利用了宗教。当时的情况是,即与中亚河中地区已经突厥化、**化的蒙古政权关系紧张,又与被统治民族(**尔族等)的矛盾也较尖锐,境内割据严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秃黑鲁帖木儿汗首先使蒙古人皈依**教,又以武力向东扩张,迫使库车、吐鲁番、哈密等地的居民接受了**教,把该教传播到新疆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民族融合,蒙古人也融合到**尔人中去了。**教对这一民族融合过程起到了纽带作用。除此而外,新疆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如历史传统、民间文化、哲学思想、绘画、歌舞等)和风俗习惯中源于宗教的内容较多且突出。对有的民族来说,这些宗教因素演化作为其传统的某些内容沉淀到民族心理之中了。另一方面,宗教也成为历史上民族间及民族内部相互斗争,甚至相互仇杀的重要因素。历代统治者更是把宗教作为对各民族人民进行剥削、压迫的重要工具,一些野心家、阴谋家也往往利用宗教,打着宗教旗号实现其政治目的,给历史上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要从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

从发展的眼光看,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疆宗教的历史说明,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宗教信仰是不断变化的。开始信奉这种宗教,后来又信奉那种宗教,过一个历史时期又信奉另一种宗教或者反过来又信奉原来曾经信奉过的宗教,有的民族的宗教信仰先后多达五六种。以**尔族及其先民为例,除信奉**教外,新疆历史上流布过的原始宗教(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景教和佛教都先后信奉过,且其中大部分宗教在**尔族的历史中驻足长达数百年至上千年以上时间,对**尔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予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解放以后,伴随着历史的巨变,新疆各民族的宗教的宗教生活以及各宗教的社会作用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帝国主义往往利用宗教为其侵略目的服务。 基督教、天主教(简称“两教”)在我国的传教自由权是1840年**战争后订立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足以说明该两教向我国传播是有其政治背景的。该两教均系1840年以后传入新疆,教会均有外国传教士掌管,在新疆搜集各方面的情报,足以说明这些传教士来新疆传教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是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的。解放前,新疆基督教、天主教组织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分别受外国差会(传教机构)或罗马教廷的指使进行活动的,成为帝国主义奴役新疆各族人民的工具。外国传教士出于政治目的在中国传教是一回事,许多中国人出于信仰接受了基督教、天主教则是另一回事,两者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成立后,“两教”爱国组织隔断了同帝国主义的联系,不受外国宗教势力的支配,实行自治、自传、自养,其性质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只有在新中国,新疆各族人民才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党的宗教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民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新疆的宗教面貌发生了

20 历史性变化。首先,宗教摆脱了境外势力的控制,成为我区广大信教群众和爱国宗教团体自办的事业,爱国宗教组织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其次,废除了宗教剥削压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宗教作为剥削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利用的工具的作用,宗教成为广大公民自主选择的个人私事,人们有了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把爱国爱教统一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做贡献;第四,宗教事务管理基本纳入法治轨道;第五,宗教思想亦发生了诸多变化,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实践证明,党的宗教政策完全符合新疆宗教实际,符合各民族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民族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衷心拥护,是完全正确的。

21

一、单选题

1、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

)年,西汉中央政府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是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西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

A、80年

B、70年

C、60年

D、50年

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与来往。

D A、班超

B、班勇

C、郑吉

D、张骞

3、为确保对新疆各地的军政统治和维护西北边陲的安全,( )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省正式建立。

C A、1881

B、1883

C、1884

D、1885

4、( ),新疆**尔自治区成立,由此掀开了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篇章。

C

A、1949年9月25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55年10月1日

D、1955年12月17日

5、随着各民族长期不断地迁徙、同化和融合,至清末,新疆才确立了以**尔族为主体,有汉、哈萨克、蒙古、回等(

)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局面。

B

A、12

B、13

C、14

D、15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共同缔造的统一的(

)国家。

A

A、全国各族人民、多民族

B、世界各国人民、多民族

C、全国人民、多民族

D、世界各国人民、少数民族

7、(

)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B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共同发展

D、共同繁荣

8、(

)年,新疆在全国率先召开了第一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对183个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322个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A

A、1982

B、1983

C、1984

D、1985

9、( )年( )月,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D

A、20xx 11

B、20xx 11

C、20xx 12

D、20xx 12

10、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始终(

)。

A

A、高于一切

B、高于生命

C、高于地方利益

11、《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于( )施行。

A

A、20xx年2月1日

B、20xx年1月1日

C、20xx年12月31日

D、20xx年5月1日

12、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

)。

A A、基本政治制度 B、具体措施

C、基本国策

D、根本战略

1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B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D、沿边、沿江、沿海

1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 )。

C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15、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16、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

A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

C、团结互助

17、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 )。

C

A、具体表现

B、一般性质

C、本质特征

18、《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C

A、自**

B、自决权

C、自治权

19、《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 )的食用**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B

A、一定比例

B、不少于20%比例

C、不少于30%比例

20、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于( )

年5月1日正式成立。

A

A、1947年

B、1948年

C、1949年

21、城市人民政府对有**教丧葬习俗的( )个少数

民族应当妥善安排墓地,搞好殡葬服务。

A、9

B、10

C、11

22、目前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共有( )民族文字。

A

A、5种

B、6种

C、7种

23、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

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 )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

A、自主自养

B、独立自主自办

C、自传自治

24、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

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 )的活动。

A A、教育制度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25、(

)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们党

对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B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宗教信仰自由

C、尊重和保护公民

26、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

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

)的原则。

C

A、政治安定

B、社会稳定

C、国家统一

27、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自(

)起施行。

B

A、20xx年11月30日 B、20xx年3月1日

C、20xx年3月1日

28、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

)宗教的公

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A

A、不同

B、相同

C、不相同

29、信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由( )负责组

织。

A

A、**教全国性宗教团体 B、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C、其他社会组织或中介组织

30、擅自组织信教公民到国外朝觐的,由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

)的罚款。

B

A、1倍以上2倍以下 B、1倍以上3倍以下 C、1倍以上4倍以下

31、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

)。

C

A、治安管理处罚

B、追究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32、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是( )。

A

A、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B、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D、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3、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

)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

)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B

A、限制、歧视

B、强制、歧视

C、胁迫、歧视

3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十六字要旨是(

)。

B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团结和睦,有利稳定 B、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C、求同存异,团结多数,把握方向,稳步推进

35、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

)。

B

A、经济处罚

B、行政处罚

C、刑事处罚

36、党的宗教工作(

)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

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

C、基本政策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

)制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

A、有关法律法规

B、党的民族政策

C、宪法

38、( )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

A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团结

C、各民族共同富裕

39、**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的时间是? A

A、公元16世纪初

B、公元15世纪初

C、公元10 世纪初

40、公元( )年,班超出使西域,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体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B

A、74

B、73

C、93

D、78

44、新疆精神的主要内容是:(

)。

A

A、爱国、勤劳、团结、互助、开放、进取 B、爱党、爱国、团结、互助、开放、进取 C、爱国、感恩、团结、互助、改革、开放

45、东汉相继镇守西域的父子将军是( )。

C

A、司马迁父子

B、窦固父子

C、班超父子

D、张骞父子

46、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

)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

的回归为巩固中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D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拔都

D、渥巴锡

47、大型**尔族古典音乐套曲( ),在新中国成立

前已濒于灭绝,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 A、十二木卡姆

B、麦西来甫

C、阿肯弹唱

48、距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与四川的都江堰、广西的灵渠

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的是新疆坎儿井,主要位于( )。

A

A、吐鲁番地区

B、哈密地区

C、塔城地区

49、佛教首先传入新疆的( )。

C

A、吐鲁番地区

B、喀什地区

C、和田地区

D、伊犁地区

50、新疆有多少个跨国民族(

)? A

A、9个

B、8个

C、7个

D、6个

(即**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

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51、唐代“安西四镇”是(

)。

B

A、哈密、伊犁、阿克苏、吐鲁番

B、龟兹、于阗、疏勒、碎叶

C、塔城、库尔勒、库车、若羌

D、尉犁、焉耆、莎车、和田

52、(

)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伊犁

将军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权限之大,统辖地域之广,在当时全国驻防将军中首屈一指。

B

A、1777年

B、1762年

C、1768年

D、1770年

53、中国人民**进军新疆的时间是( )。

C

A、1949年8月

B、1949年9月

C、1949年10月

D、1949年11月

54、**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的时间是

( )。

A

A、公元16世纪初

B、公元14世纪初

C、公元15世纪初

D、公元17世纪初

55、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

会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

D

A、佛教

B、天主教

C、基督教

D、**教

56、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特点是( )。

C

A、多教为主、共同发展

B、一教为主、共同发展

C、一教为主、多教并存

D、“多教为主、多教并存”

5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C

A、满族

B、蒙古

C、壮族

D、京族

58、古代高昌是今天的(

)。

C

A、焉耆

B、乌鲁木

C、吐鲁番

D、喀什

59、打击“**”,维护祖国统一,是坚持

)。

C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B、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C、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D、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60、肉孜节又称为(

)。

B A、宰牲节

B、开斋节

C、登宵节

D、姑太节

61、“叼羊”是( )族庆祝大喜事或欢迎贵宾是举行的体育活动。

A

A、**尔

B、哈萨克

C、乌兹别克

D、达斡尔

6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 )族建立的。

C

A、蒙古族

B、汉族

C、满族

D、鲜卑族

63、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是( )。

B

A、团结合作

B、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C、团结合作,理解尊重

64、新疆是我国( )最多的省区。

C

A、人口

B、民族成分

C、资源

65、当前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 )。

B

A、非法宗教活动

B、民族分裂主义

C、东突独

D、**

66、各民族都存在着由宗教信仰演变而来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已成为民族风俗习惯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生活中(

)。

C

A、为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参加宗教活动 B、只要思想上同宗教划清界限,可以参加宗教活动 C、既要在思想上同宗教划清界限,坚决不参加宗教活动,又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67、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B A、要求

B、并不是要求

C、要强制

68、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 )。

B

A、主要的

B、次要的

C、要高度重视的

69、国家保护(

)宗教活动。

B

A、一切

B、合法的

C、正常的

70、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仰宗教是一个( )。

C

A、法律问题

B、信仰问题

C、严肃的政治纪律问题

71、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

)个建立了自治地方。

C

A、30

B、40

C、44

D、20

72、《福乐智慧》是一部劝喻性长诗,也是一部优秀的哲学伦理学著作,在(

)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B

A、哈萨克族

B、**尔族

C、柯尔克孜族

73、(

)是当时唐代安西大都护府治所。

B

A、轮台

B、库车

C、吉木萨尔

74、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

C

A、基诺族

B、门巴族

C、珞巴族

二、多选题

1、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ABC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2、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B)。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互相学习

3、民族工作的“三句话”是(ABC)

A、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B、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汉代西域各族信奉的宗教有(ABC)

A、萨满教

B、祆教

C、佛教

D、**教

5、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AD)

A、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B、各民族互相学习

C、各民族互相尊重

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5、新时期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是(ABC)

A、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

B、从事非法宗教活动;

C、从事恐怖暴力活动

D、宣传极端主张。

6、**尔族历史上都信仰过哪些宗教(ABC)

A、萨满教

B、摩尼教

C、佛教

D、**教

三、辨析题

1、当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宗教教法应无条件

地服从国家法律。√

2、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祆教。√

3、民族团结教育月是1983年开始的。√

4、南疆地区是在20xx年开始实施抗震安居房的。√

5、为了进一步推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成果,20xx

年9月,**、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简称“西新工程”)正式启动。这给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的西部边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实惠√。

6、“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 1998年启动的。√

7、“东风工程”"新疆新闻出版社是针对敌对势力“西化”、

“ 分化”新疆的图谋制定的,是以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性工程。其目的是有效缓解新疆农牧区缺书少刊的问题,满足新时期广大农牧民学知识学文化的需要,着眼于巩固和加强农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项目内容涉及新疆新闻出版业的各个方面,重点面向农牧区,惠及全疆广大农牧民。√

8、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地区流行的原始宗教的最高宗教形式是萨满教。√

四、简答题

1、新疆“三史”指的是哪三史?

答: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

2、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四个人人”的行为要求是什

么?

答: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

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3、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确立五个互相的行为规范是什么?答: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

谅解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公民有信仰宗教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

由。

5、历史上,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

么?

答: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

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三阶段是佛教与**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四阶段是以**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6、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破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7、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相互尊重,互相信任;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五、论述题

1、结合各自实际谈谈如何**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淡化宗教氛围?

试题下载:新疆“三史”知识 选择题

1、新疆除东南联接甘肃、青海南部联接**外 从东北至西 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

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八国接壤边境线长A公里是中国边境

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

A、5600 B、4600 C、5000

2、阿尔泰山位于新疆最北部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 斯坦的界山总长近20xx公里。阿尔泰蒙语的意思是B。

A、银山 B、金山 C、冰山

3、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北侧距乌鲁木齐约 110公里湖面海拔1900米C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的

风景名胜区。

A、1996 B、1988 C、1982

4、新疆是中国日照时间最多的省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达2600 3400小时全年太阳能总辐射量每平方米为50006490兆焦耳

仅次于A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5、新疆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典型代表是D。

A、交河故城沟西台地 B、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岩画 C、伊犁特克斯八卦城 D、哈密七角井和吐鲁番阿斯塔那

6、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 前C年西汉中央政府在轮台设臵西域都护府是西域的最高军

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西域从

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80年 B、70年C、60年 D、50年

7、东汉相继镇守西域的父子将军是C。

A、司马迁父子 B、窦固父子 C、班超父子 D、张骞父子

8、公元B年班超出使西域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体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A、74 B、73 C、93 D、78

9、公元七世纪被包括西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的皇帝是C。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10、唐代“安西四镇”是B。

A、哈密、伊犁、阿克苏、吐鲁番 B、龟兹、于阗、疏勒、碎 叶

C、塔城、库尔勒、库车、若羌 D、尉犁、焉耆、莎车、和 田

11、B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臵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新疆 的最高军政长官权限之大统辖地域之广在当时全国驻防将军中

首屈一指。

A、1777年B、1762年C、1768年 D、1770年

12、博州西部文化广场的西迁广场和东归广场反映公元1770 年冬土尔扈特部的东归壮举是十八世纪最大的惊天动地的民族大迁

移事件也是一次极为悲壮的爱国行动。率领土尔扈特部东归的首领 是D。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拔都 D、渥巴锡

13、唐代诗人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壮 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奇观等奇妙绝伦的诗篇,脍炙人

口,久传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A。

A、

14、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B为钦差大臣总统收复新疆。

前敌指挥是刘锦棠。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刘锦棠 D、白彦虎

15、左宗棠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19中曾记载 “吐鲁 番地土肥沃尚惜渠失修沾润不遍林文忠公戍边时需修伊拉里

克河渠。考其遗法亦止于渠中凿井上得流水下通泉脉故引灌

不穷。”请问林文忠公是指 C 。

A、林伯渠 B、林语堂 C、林则徐 D、林彪

16、A年新疆建省使新疆与内地行政建制、政令一致。 到1909年新疆省下辖4道、6府、10厅、3州、21个县。

A、1884 B、1889 C、1901

17、在以下古迹中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与四川的都江 堰、广西的灵渠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的是B。

A、二道桥大巴扎 B、坎儿井 C、楼兰古城

18、民主革命时期,(A)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新疆,做新疆军阀盛 世才的统战工作。

A、俞秀松 B、邓力群 C、陈云 D、邓发

19、中国共产党派遣党员和干部到新疆开展工作是从C开始 的。

A、从大革命时期开始的 B、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 C、从抗日战争前夕开始的 D、从解放战争开始的

20、B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成立 标志着新疆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先后有四任党代表在这里工作过他们是陈云、

滕代远、邓发和陈潭秋。

A、1935年 B、1937年 C、1940年 D、1942年

21、1937年10月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陈云、滕代远等是在B

迎接由李先念、程世才率领的西路军左支队,西路军左支队被改编为边塞诗 B、豪放派 C、边疆派 “新兵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对“新兵营”进行了各种技术培训

从“新兵营”走出的有汽车司机、装甲车驾驶员、炮兵、医务人员、

无线电通讯人员和航空技术人员。后来这些人大部分都返回到延安

为我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部队建设奠定了基础。

A、柳园 B、星星峡 C、哈密 D、迪化

22、1939年9月前往莫斯科途经迪化的党中央领导同志是C。

A、毛泽东 B、张闻天 C、周恩来 D、刘少奇

23、1941年C 任民政厅代厅长后加强民政建设废除乡 约农官制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在各地担任行政长、县长等职务的

共产党员大力维护各族人民利益增强民族团结勤政清廉体察民

情解除冤狱兴修水利架桥修路救苦恤贫发展教育为各族

人民办了许多好事。

A、林基路 B、陈云 C、毛泽民

24、1941年被盛世才杀害牺牲在新疆的主要中共党员有C。 A、方志敏、瞿秋白、陈延年、蔡和森 B、夏明翰、陈乔年、恽代英、彭湃

C、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 D、李大钊、项英、陈 延年、恽代英

25、1946年12月一位少数民族代表借赴南京参加国民大会之 机冒着危险两次秘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驻地拜会中共代表董必武

请求中国共产党人派人到新疆工作并直接领导三区革命这位新疆

少数民族代表是C。

A、阿合买提江 B、达列力汗 C、阿巴索夫 D、伊斯恰克伯 克

26、在新疆和平解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力群电台”是由A

负责。

A、邓力群

27、中共党人帮助盛世才当局制定的“反帝、亲苏、清廉、和

平、建设”六大政策中还包括A。

A、民平 B、自由 C、教育 D、司法

28、中国人民**进军新疆的时间是C。 A、1949年8月 B、1949年9月 C、1949年10月 D、1949 年11月

29、率领人民**进军新疆的一兵团司令员是B。 A、彭德怀 B、王震 C、许兴达 D、徐立清

30、新疆和平解放时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主席是C。 A、王震 B、陶峙岳 C、包尔汉 D、赛福鼎

31、进军新疆的人民**部队及番号是B。

A、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一军、二军 B、一兵团二军、六军 C、二兵团二军、七军 D、二兵团六军、七军

32、1949年9月

25、26日C分别通电起义新疆宣告和平

解放。

A、唐生智、卫立煌 B、郑洞国、李达 C、陶峙岳、包尔汉〃沙赫德拉 D、彭德怀、王震

33、1949年10月20日首批抵达迪化的人民**部队是B。 A、航空团 B、战车团 C、骑兵团D、二军四师十二团

34、1949年12月17日新疆军区成立中央军委任命谁担任 新疆军区首任司令员 (A) 。

A、彭德怀 B、王震 C、陶峙岳 D、徐立清

35、中国共产党新疆省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于C。 A、1949年12月 B、1950年2月 C、1950年5月 D、1950 年12月

3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C。 A、1950年10月 B、1952年10月 B、彭德怀 C、王震 D、王恩茂 D、新疆派C、1954年10月 D、1956年10月

37、新疆**尔自治区成立于C。 A、1953年10月 B、1954年10月 C、1955年10月 D、1956年10月

38、新疆**尔自治区首任主席是B。 A、包尔汉〃沙赫德拉B、赛福鼎•艾则孜 C、司马义•艾买提 D、铁木尔•达瓦买提

39、1964年5月自治区党委向全疆各地党委下达了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指示要求应该达到“五好”分别是A A、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道路、好的林带、好的居民点 B、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办公室、好的居民点、好的广播 站

C、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居民点、好的广播站、好的道路

D、好的条田、好的渠道、好的林带、好的办公室、好的广播站 40、1965年10月,为了永久纪念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西段 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C县烈士陵园安放着舍身滚

雷的战斗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和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三

位烈士的遗骨及其他八名烈士遗骨。

A、疏勒县 B、塔城

C、叶城县 D、乌鲁木齐市

41、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撰写的(B)是喀拉汗王朝时代重要的 文化成果之一是用回鹘文创作的一部劝戒性长诗是**尔古典文

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尔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 用。

A、《玛纳斯》 B、《福乐智慧》 C、《江格尔》

42灭绝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搜集、

整理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十二木卡姆 B、麦西来甫 C、阿肯弹唱

43、我国第一座以反映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与成就为主题的博 物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馆时间是B。

A、1988 B、1992 C、1993 D、1995

44、周总理纪念碑座落在石河子市石总场北泉镇B年周总 理在此接见上海支边青年。

A、1964 B、1965 C、1966 D、1967

45、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建于B年。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46、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A1959

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博物馆题写的。

A、朱德 B、董必武 C、陈云

47、和田地区喀拉喀什河渠首纪念馆纪念的是和田各族人民群 众的好干部王蔚同志的事迹他一生扎根和田经手设计建造了C 座水库。

A、45 B、55 C、58座半 D、60

48、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A、共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

定的共同体。

A、语言 B、文字 C、服饰 D、饮食

49、至清末新疆已经生活着**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

等B个主要民族。

A、12 B、13 C、14 D、15 50、民族平等不仅包括政治、A上的平等还包括经济、大型**尔族古典音乐套曲文化各个方面的平等。

A、法律 B、社会生活 C、风俗习惯 D、宗教信仰

51、在**尔族以外的新疆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成立了 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个民族的C个自治州以及哈

萨克、回、蒙古、塔吉克、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还有43

个民族乡。新疆是全国唯一的三级区、州、县自治地方俱全的自 治区。

A、3 B、4 C、5 D、6

52、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投资100 多亿元的D河综合治理项目结束了该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

流30年的历史。

A、叶尔羌 B、玛纳斯 C、额尔齐斯 D、塔里木

53、B代**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按月令记述农事活动的农业专著。

A、宋 B、元 C、明 D、清

54、具有统一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心理特征并 共同生活在新疆的现代**尔族形成于B世纪。

A、14 B、15 C、16 D、17

55、“麦西莱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A族歌舞。 A、**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D、塔塔尔

56、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了B个阶段。 A、3 B、4 C、5 D、6

57、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 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A。

A、基本政治制度 B、具体措施 C、主要工作

58、B年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工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会同民政厅、发改委、财政厅等10部门下发《自治

区“十一五”时期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意见》、《新疆**

尔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规定。

A、20xx B、20xx C、20xx D、20xx。

59、20xx年新疆被列入全国首批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的7省 区之一到20xx年自治区受国家资助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博物

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有B家。

A、68 B、57 C、47 D、55。

60、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58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A

处初步查明文物点达9000余处。

A、375 B、321 C、471 6

1、全区共有旅游景区点A处形成了以“丝绸之路” 为主线以喀纳斯湖生态旅游区天池、赛里木湖和博斯腾湖风景旅

游区吐鲁番、库车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喀什的民俗风情旅游区

伊犁的塞外江南风光旅游区为重点的“五区三线”发展格局。

A、468 B、458 C、448 6

2、“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一重要观 点是党中央B年在讨论和解决新疆民族关系问题时正式提出来 的。

A、1988 B、1981 C、1992 6

3、从1983年开始我区每年A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 动以月促年长期不懈。

A、5 B、6 C、7 D、8 6

4、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始终( A)。

A、高于一切 B、高于生命 C、高于地方利益

65、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力争经过 年努力在发展 经济、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 年努力确A在新中国成立前已保新疆20xx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C

A、

5、8 B、

4、8 C、

5、10 6

6、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将建立起A等全方位对口支 援新疆的有效机制。

A、人才、技术、管理、资金 B、人才、技术、资金 C、技术、管理、资金

67、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的重要决策是中央新时期新疆 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的战略举措。

A、深化改革开放 B、贯彻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C、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新疆发展

68、《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于A施行。 A、20xx年2月1日 B、20xx年1月1日 C、20xx年12月 31日

69、A年国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全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 考、高考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考试范畴。

A、20xx B、20xx C、20xx 70、公民道德建设之“四德教育”的内容是(B)。

A、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C、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新疆“三史”学习材料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今新疆的**是从汉代开始确立的,不过新疆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一个名称,汉朝时称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为“西域”。其时西域的地域不仅包括今天的新疆,还包括中亚部分地区,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当时的西域各国也处于漠北强国匈奴的威胁之下。为抗击匈奴,汉武帝决定联合西域各国,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于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历时二十余载,最终不辱使命,成功说服西域各国与汉朝联合,並将西域冶炼铁器的技术带回,改良了汉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大增强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其开辟的进出西域的路线也成为最早的丝绸之路。

一、历朝对新疆的统治

在汉王朝的强大军事打击下,匈奴不断向北向西退却,並分裂为南北两支,佔据西域的南支匈奴归顺汉朝。公元前60年,汉朝在龟兹(今新疆轮台县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方,西域各部落首领和官员都接受汉朝的册封。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地方的**开始归于中国。接下来的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也继续在西域地方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汉代为巩固边防和加强对西域的治理,还在天山南部一些地方实行“屯田”,即所驻军队同时在当地开荒种田,一边屯垦一边戍边。这一制度后来也延续下来,为历代王朝治理新疆以及其他边境地区的重要政策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也承继这一政策,组建新疆建设兵团,成为维护新疆边防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

两晋之间,中国北方游牧部落崛起,中原政权不断更迭,历史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这时的西域部分地区仍在中原政权统治之下,但有些地方则在地方政权控制之下。到公元五世纪末的南北朝时期,中原政权基本失去了对西域一带的控制,高昌(高车)、柔然、吐谷浑、突厥等政权先后分别佔有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七世纪初,隋朝大军灭吐谷浑,控制了新疆東南部。唐代隋後,先是击败佔据吐鲁番一带的高昌政权,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随后又消灭东西突厥,在庭州(今新疆昌吉州境内)设置“北庭都护府”,完成了对天山南北的收复和统一。北庭都护府后升为“北庭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麓及今新疆东部地区的军政事务;安西都护府升为“安西大都护府”,管理天山南部和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安西大都护府的所在地就是库车,也就是奥运之前不久发生恐怖袭击的地方。

唐玄宗年间,又在两大都护府之上设“碛西节度使”,位列当时全国八大节度使之一,碛西也就成为当时对西域一带的统称。

八世纪中期,唐朝爆发“安史之乱”,西面的吐蕃王国(今**大部地区)乘机占领天山南北部分地区。此前不久在漠北消灭北突厥汗国而建立起的回纥政权与唐朝政权关係密切,曾两次出兵帮助唐朝平乱,并向唐朝要求改名为回鹘。到九世纪中期,回鹘灭国,其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其中一支迁往吐鲁番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權;另一支继续西迁,在今新疆喀什及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地带建立起喀喇汗王朝(黑汗),称葱岭西回鹘。这两支西迁的回鹘人被认为是今天**尔族人的祖先,他们与当地部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後来的**尔族。还有一部分回鹘人则向南迁移,並与其他民族相融合,例如契丹族就有半回鹘之称。另外今天甘肃一带的裕固族也被认为是回鹘的後代。

唐之后,中原进入五代十国以及宋辽金西夏多个政权鼎立的时代,回鹘人的高昌、喀喇汗政权以及塞人的于阗政权也割据统治着天山南北以及中亚的部分地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蒙古族部落兴起,天山南北也随着蒙古铁蹄的征战而复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时,**教传入喀喇汗王国,为统治者所接受並成为国教。十世纪中叶,信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历时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於十一世纪初灭亡于阗。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征服了天山南北各个部落,把今新疆地方分封給他的第二子察合台和第三子窝阔台,分属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其中察合台汗国控制了新疆中部及西部大部分地方,而不久後建立起的元朝中央政权则控制着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由于这两个汗国之间及其与元朝政权之间的不断争斗,察合台汗国後分裂成几个小国,主要有天山北部的固勒扎、天山南麓的叶尔羌、以及东部的吐鲁番。正是由于蒙古人在新疆以及中亚一带的统治,在西方的文献中开始将这片曾称作“突厥斯坦”的地区改称“蒙兀儿斯坦”,而元朝则开始称回鹘为“畏兀儿”,与今天的“**尔”发音近似。

明朝推翻元朝后,继承了其在新疆东部地区的统治,设立“哈密卫”管理当地军政事宜。但此时新疆中部及西部仍由一些小国控制,特别是东部的吐鲁番王国势力较强,不时侵入哈密地区。到十五世纪末,明王朝失去对新疆东部的控制,退守嘉峪关。到了十七世纪后期,蒙古部落的一支准噶尔兴起,佔据了天山以北地区。由于此时天山以南大部分地区则为信仰**教的叶尔羌汗国占据,因此这一局面被称为“南回北准”。

清朝建立後,开始着手解决西北问题,经过康雍两世多次用兵,康熙帝更曾御驾亲征,终於1757年全面平定准噶尔。两年后,清朝又平定了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从此确立了对天山南北的**。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驻惠远(今霍城县境),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此时清朝政府统治的地域不仅包括今天的新疆全境,还包括中亚的部分地区,这些地方当年为准噶尔所佔领,随着准噶尔被歼灭也归入清朝版图。

收复新疆後,清朝政府为加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西方列强开始侵略、瓜分中国,早就垂涎中国西北领土的沙俄也趁火打劫。清同治三年(1864年),俄国趁新疆部分地方发生叛乱,逼清廷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即《塔城条约》,将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南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这些地方现在分属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

与此同时,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 (乌兹别克人建立的王国)也趁新疆发生叛乱,派大將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先是佔领南疆大部分地区,建立起阿古柏汗国,後又於1870年攻陷北疆重镇迪化(今乌鲁木齐),佔领了北疆大部分地区。沙俄趁机浑水摸鱼,於1871年佔领固勒扎城(後称伊宁,今伊犁),声称暂替清政府管理,以免落入叛军之手。

在清朝肃清了陕甘一带的叛乱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過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此时只有伊犁还在俄国手中。左宗棠集结大军,作出不惜武力收复的姿态。在这种情势下,沙俄与清朝於1881年签订《圣彼得堡条约》,在获得五百万两白银的赔款和新疆西北部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後,将伊犁交还中国。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

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並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寓意“故土新歸”,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二、新疆与内地的联系

1、“西域”与“新疆”的概念

“西域”一词从字面来说其含义就是“西部地区”。这一概念始见于汉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天山南北地区;而广义的西域主要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 亚、西亚地区,及至地中海、东欧、北非的广大地区。西域的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西部地区的认知程度。汉代西域只是指今南疆和东疆地区。

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西域”范围更加扩大,它不仅包括今新疆地区,而且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南亚、北非部分地区、以意大利半岛为中心地中海周围。清代关于“西域”的这一概念,正是当时中国西北的边界,即指今新疆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清朝统一全国后,把那些被清朝重新统一的一些地区都称为“新疆”。称这些地区为“新疆”,并不是“新辟疆土”之意,是由于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属于明朝管辖的地方或明朝以前历朝管辖的地方,自然应当归于清朝,因此,这些地方只不过是由清朝重新统一了而已。清朝驱逐阿古柏侵略军和从 沙俄侵略者手中收复伊犁之后,于1884年正式在新疆建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

2、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表明,历史上中国各地,包括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不仅一直保持了密切的政治联系,而且保持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文化联系。从先秦时期,新疆与内地就有着经济交流和联系,内地的丝绸传入新疆,新疆的玉石输入内地。汉朝统一西域之后,丝绸之路日益繁荣,内地的大量钱币在新疆流通,并且在新疆出现了汉文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合璧的双语钱币,而新疆与内地贸易不断,并将大量当地产品如玉石、牲畜等输入内地。无论在统一还是分裂割据时期,新疆与内地都形成了持久而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使新疆的经济纳入古代中国的整个经济系统中,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汉朝统一西域后,更加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贸易的往来。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畅通,中国内地与西域商品流通范围扩大。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空前繁盛,唐朝货币大量流入西域。清朝统一新疆后,新疆社会稳定,商品经济繁荣,为中原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丰富了中原汉族人民和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新疆与内地密切的经济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新疆与内地不同的经济类型之间,有极强的互利、互惠、互补性,因此相互依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从新疆历史的发展看,新疆与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内地汉族吸收了许多的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而新中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营养,新疆与内地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汉朝统一西域后,内地的典章制度传人西域。汉代西域与内地的音乐歌舞也相互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麴氏高昌王朝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西域地区流行的龟慈乐、疏勒乐、于阗乐、高昌乐等对中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西域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来文化的相互交汇、吸收、融合,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五代辽宋金时期,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增无减。这一时期,西辽文化的特点是保持了中原之风,政府的官方语言文字是汉语。汉文化在西域地区的广为传播,有力地促进了西域文化的向前发展。元朝时期,大量畏兀儿人迁居内地,他们学习汉文化,不少人成为精通汉文化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家。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英雄人物和考古发现

刘细君(公元前121年——前101年间),汉江都王(扬州)刘建之女,汉武帝为结好乌孙(今伊犁河上游流域),封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刘细君是西汉遣外番的第一位刘姓皇室宗室女,比昭君出塞早了72年,且是皇室真正的金枝玉叶,被后世誉为“第一位名传史册的和亲公主”和“和亲公主中的第一位才女”。就历史事实而言,王昭君出塞只是细君和亲的余响。细君以及随后的解忧两位公主远嫁乌孙,为将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产生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细君公主去世后,公元前102年,汉朝又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翁归靡。解忧公主从十八九岁和亲出嫁,在乌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长安,两年后归天。解忧公主的时代,汉文化以及先进生产技术在乌孙及西域的传播是全方位的。

在解忧公主与乌孙王翁归靡执政时期,她积极协助翁归靡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使乌孙走上了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

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地位如日中天,被乌孙国人誉为“乌孙国母”。她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她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乌孙和汉族人民的友好事业。

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一个和亲公主。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丝绸之路繁荣鼎盛,汉朝的威仪和影响进一步远播天山南北,西域诸国都争相与乌孙攀亲,积极与汉朝交好。

新疆民族史和新疆宗教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才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塞、月氏(音:肉支)、乌孙、羌、匈奴和**。

塞人,原游牧于东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抵锡尔河地区。因被月氏排挤而西迁,一部分退至锡尔河北岸,另一些南下帕米尔,散居各地。月氏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之际最为强盛。公元前176年前后,受匈奴的攻击,被迫向伊犁河流域迁徙,驱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乌孙,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秦末汉初,受月氏人的攻击而依附于匈奴,后在匈奴的支持下,袭击月氏人,并将其逐出伊犁河流域。羌人,最初活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一部分羌人经河西走廊,沿祁连山、昆仑山向西迁徙,从而在新疆留下了足迹。匈奴人,主要是在公元前176年前后进入新疆的。**,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公元前101年,汉朝军队开始在轮台、渠犁等地屯田,后来扩大到全疆各地,各屯田点成为**进入新疆后最初的分布区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或为官、或从军、或经商,进入新疆的**连续不断。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厌左加口旁)哒、吐谷(音:玉)浑等。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族名)后裔,五世纪初兴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强大政权,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争夺西域。高车,亦称敕勒、铁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十余万部落(户)西迁,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车国。(厌左加口旁)哒,起于塞北(古指长城以北地区),五世纪末东进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立政权,并越过帕米尔高原,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区。吐谷浑源于鲜卑(中国古族名),四世纪初自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西迁,逐渐控制了今甘南(甘肃南部地区)、四川和青海地区的氐(中国古族名)、羌等民族,建立政权。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期,突厥、吐蕃等古代民族对新疆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厥是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活跃于中国西北和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打败柔然,以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为中心建立政权,尔后分裂为东西两部,为争夺汗权争斗不休。八世纪中叶,东、西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六世纪末兴起于青藏高原,占领青海后,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公元755年,中原地区爆发“安史之乱”(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大批驻守西域的唐军调往内地,吐蕃乘机占领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

公元840年,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回鹘,原称回纥,是铁勒(中国古族名)诸部之一。最初活动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后迁居土拉河北。公元744年,发展壮大了的回鹘于漠北建立政权,并两次出兵帮助唐朝中央政权平息“安史之乱”。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因自然灾害侵袭、统治集团内讧及黠戛斯(中国古族名)的进攻等原因而崩溃,其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其中一支迁往今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地区,后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分布在中亚至喀什一带,与葛逻禄、样磨等民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自此,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受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统治,当地的居民和西迁后的回鹘互相融合,这就为后来**尔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24年,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中国古族名)由此进入新疆。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后,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回鹘人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瓦剌,是明代(1368年-1644年)对漠西蒙古的总称,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伊犁河流域扩展。十七世纪初,逐渐形成了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准噶尔占据伊犁河流域,成为四部之主,并统治南疆。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清朝(1644年-1911年)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新疆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族官兵驻防新疆,他们成为新疆少数民族中的新成员。以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已有**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个民族,以**尔族为主体,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

二、多种宗教在新疆并存与传播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早在**教传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传。**教传入后,新疆不仅继续维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而且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传入。

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的古代居民信仰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及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至今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都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原始宗教和萨满教的观念及遗俗。

公元前四世纪前后,产生于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即中国所称之祆教(俗称拜火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当时的高昌政权专门设置了机构和官员来加强对祆教的管理。新疆一些信仰**教的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祆教。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克什米尔传入新疆。不久,佛教就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佛教鼎盛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音:秋词)、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公元五世纪左右,中国内地盛行的道教随着**的不断到来传入新疆。但是传播范围不广,主要盛行于**比较集中的吐鲁番、哈密等地。直到清代,道教才传播到全疆各地。

公元六世纪前后,摩尼教由波斯经中亚传入新疆。九世纪中叶,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西迁新疆后,促进了摩尼教在新疆的发展。信仰摩尼教的回鹘人在吐鲁番地区建造寺院,开凿洞窟,翻译经典,绘制壁画,弘扬摩尼教教义和文化。在摩尼教传入前后,景教(基督教的早期派别聂斯脱利派)也传入了新疆,但早期传播不够广泛。到元朝(1206年-1368年)时,才因为大量回鹘人接受景教而兴盛起来。

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部地区。十世纪中叶,信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于阗佛教王国历时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于十一世纪初灭亡于阗,把**教推行到和阗地区。十四世纪中叶起,在察合台汗国(蒙古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在西域建立的藩属国)的强制推行下,**教逐渐成为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十六世纪初,**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教成为**尔等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后,原来主要由这些民族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随之逐渐消失,但佛教、道教仍然存在。从明朝起,藏传佛教还有了重大发展,成为与**教并列的新疆两大主要宗教。十七世纪后期,**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借助藏传佛教的力量,消灭了自己的政敌黑山派和卓势力,并灭亡了叶尔羌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后代于1514年-1680年间以今莎车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足见当时藏传佛教势力之大。大约从十八世纪起,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新疆,佛教、道教和萨满教也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宗教的寺院、教堂遍布天山南北,有些**甚至改信了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历史上,新疆的宗教虽然一直在不断演变,但自从外来宗教传入以来所形成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一直保持下来。现在新疆主要有**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较大影响。

新疆三史

一、新疆历史(上)

■史前时期

人们将有文字记录之前的历史通称“史前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缺少准确的文献记载,历史面貌往往主要倚赖考古文物。

新疆迄今还未发现公元前2世纪以前的有文字的遗物和相关记录,故学术界一般将汉朝之前的新疆历史都称为“史前时期”,这是人类文明的黎明阶段

1、石器、青铜器和早期铁器时代

史前时期的人类历史是相对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而言的,可分为石器、青铜器和早期铁器时代等发展阶段。新疆的“史前时期”距今约一万年到公元前二世纪前后

和县和什托洛盖骆驼石旧石器

察吾乎彩陶

2、居民“人种”

史前时期的人群聚落惟有人种之分,并无民族之别。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属于史前时期的孔雀河下游古墓沟遗址、小河墓地,以及哈密焉不拉克古墓出土的人类头骨测定研究表明:这些居民中一部分是欧罗巴人种,还有一些属于蒙古人种。并且,东部地区蒙古人种因素多一些,而西部地区欧罗巴人种特征多一些。与此同时,更多的人种形态则呈各人种支系类型混杂或变异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当地居民里蒙古人种特征更加明显。

3、先秦时期西域同中原地区的经贸联系 ■汉朝统一西域及其管理

1、西域社会状况

(1)西域“36国”,“行国”、“城郭诸国”,不同的生? 产生活模式;

(2)西域诸国仍处在各自为政的割踞状态(《汉书·西? 域传》:“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 一”);

(3)前177年,匈奴右贤王统兵西征,西域诸地归匈奴所 属。之后,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仆都尉”管理该 地事务,(《汉书·西域传》:“赋税诸国,取富给 焉”)。

2、汉朝统一西域过程 张骞出使西域图

3、汉朝治理西域措施 (1)设置机构,任命官吏; (2)驻军镇守,戍边屯田; (3)镇抚地方、督察境外; (4)遣子入质、贡献方物; (5)修筑城垒烽燧、扼守交

通要道。

4、汉代西域族群分布及文化面貌 (1)民族分布基本状况 (2)文字语言使用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1、魏晋诸朝对西域的管理

2、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诸民族

3、“汉魏遗黎”高昌国

4、佛教文化艺术的繁盛

■隋唐时期的西域

1、唐朝统一西域进程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尤其是唐朝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经营,其规模和时间都超过魏晋,胜过两汉。

630年设伊州。640年平高昌,置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

647年击败西突厥,统一西域各地。657年平阿史那贺鲁之乱,西域政局稳定。

703年,置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北部。

龟兹故城

2、唐朝设在西域的军政建制

唐朝控制的西域范围远超前代,例如《新唐书?地理志》称:唐朝统一天山南北后,“分种落列置州县,西尽波斯国,皆隶安西。”又说:“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列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 唐朝实行的是藩汉分别管理制度: (1)在**集中居住的地区,主要是指伊州、西州和庭州等地,政治上采用与内地一样的府、州、县、乡、里行政管理制度;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唐朝田制)”与“租庸调制(唐朝赋税制度)”;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唐朝军事制度)”。

? (2)在非**生活聚居区,则推行“羁縻政策”,其特点是继续维护当地本民族首领的行政管理制度,采用唐朝都护、都督、州剌史的名号,允诺其以旧俗治理其部众,对这些居民不编户籍,虽交纳贡赋,但不入户部。

3、唐代西域的经济文化

4、突厥进入西域及其影响

隋唐时期,在新疆地区聚居活动的民族成分主要有突厥、粟特、回鶻、汉、吐蕃等。因为操突厥语族诸族群和部落的大规模进入和落居天山南北各地,西域各地进入了一个被一些学者称之为“突厥语化”时期。这个由东到西的“突厥语化”过程再次改变了西域各族群的分布格局和文化状态,并对后世影响巨大。

5、吐蕃人在西域

公元751年“怛逻斯之战”以后,**帝国攻破唐朝在中亚地区的防线,唐朝势力范围限于帕米尔以东诸地。吐蕃(藏族祖先)势力已于此前进入西域,并占据了天山东南一些局部地区。755年,唐朝统治阶层内部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西域驻军大批内调勤王平叛,吐蕃人乘机取陇右、河西和“安西四镇”,西域诸地一度都被吐蕃占领。吐蕃人对西域的统治阻挡了**帝国势力的东扩。9世纪中叶,吐蕃势力退出西域。

且末县吐蕃城堡遗址

二、新疆历史(下)

■辽宋金时期西域政局的变化

1、回鹘人迁居西域并成为主体居民

回鹘,一称回纥,公元646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融合吸收其他部落成员,自称可汗。

744年,骨力裴罗可汗在灭掉后突厥汗国后,建回纥汗国,唐宣宗册封其可汗为“怀仁可汗”。

788年,回纥可汗顿莫贺派使臣至唐朝,请求将“回纥”改为“回鹘”。

840年,连年自然灾害,加上内外矛盾交织,漠北回鹘汗国解体,残余分为三部分散居各地。

9世纪中叶,迁居西域的回鹘人分别在吐鲁番和喀什等地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

11世纪,喀喇汗王朝将**教传入天山南部的喀什、和田等地。

高昌回鹘王国

吉木萨尔县西大寺遗址

喀喇汗王朝

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中的回鹘王侯群像

《突厥语大词典》

2、于阗王国政权

3、西辽政权的建立和影响

萨图克布格拉汗陵墓

公元13世纪蒙古人进入西域之前,辽朝王族成员—耶律大石率其所部进入西域,他们于西迁途中收服了高昌回鹘,进入中亚地区,公元1133年,建立了著名的“西辽政权”。随后征服了喀喇汗王朝,对包括今天新疆地区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域实施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统治。

西辽深受汉文化影响,其规章礼仪多依中原。对西、中亚各地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迄今当地居民仍称中国人为“契丹”。1208年蒙古西征后,西辽为蒙古汗国所灭。

4、正确认识西域境内的割据政权

(1)割据和分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个历史概念,指历史上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中央集权对峙或群雄逐鹿的现象;后者是一个近代政治概念,指近代定型的统一国度中发生的破坏一个国家的**和领土完整的活动和行为。

(2)新疆历史上割据或地方政权产生的原因(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中原政局动荡、中央王朝比较弱);

(3)即使是割据时期,西域地区同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也没有中断; (4)西域地方政权首领都自称为中原王朝的延续或者组成部分。

古代新疆少数民族建立的诸多割据政权作为我国境内的地方政权,所以其历史应是中国通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蒙元时期天山南北政治新格局

1、畏兀儿归属蒙古(1212)

吐鲁番壁画中的畏兀儿人形象

2、蒙古元朝对西域的统一和治理 (1)蒙古统一西域各地; (2)蒙古元朝在西域地区

实施的三种管理模式; 畏兀儿地区; 天山北部草原地带; 天山南部农耕地区。

忽必烈狩猎图

3、察合台后裔对西域的统治(1347) ■清朝时期的新疆

1、厄鲁特蒙古控制西域

2、清朝统一新疆及其治理措施 (1)建立军政管理机构; (2)驻军屯田;

(3)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的民政措施。

(4)治理措施评价。

3、新疆设省以及意义

(1)19世纪以后新疆局势

1820-1823年浩罕支持和卓势力入卡作乱; 18

51、1864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 1864年库车农民起义;

1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侵入新疆各地;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

(2)清军收复新疆和新疆省的设置 塞防、海防之争;

清朝收复新疆的过程(187

7、1882); 设立新疆省(1884) (3)新疆设省意义

一是新疆行政体制与内地一体化,有利于国家统一; 二是有助于推进新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三是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建立,有利于民族团结。 四是树立了一个近代管理边疆民族地区军政事务的先例。

■新疆历史的启示

1、汉代以后新疆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是秦汉时期内地与西域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设官置守、驻军屯田应是国家**的根本标志,汉代以后,历朝中央政府都在西域各地设置各级官职和机构,进行有效的军政管辖。正如包尔汉先生指出的:“新疆与祖国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朝贡与封赐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藩属关系,而是表现为长期的不间断的国家行政权力在这一地区的直接行使。”新疆地区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组成部分的历史事实决不允许篡改。

2、统一是新疆历史主流、维护统一是各族人民人心所向

统一是新疆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是维系统一的经济基础;

强盛的中国历代各朝及其比较适宜的政策对边疆各族民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使新疆各族同全国人民一道都祈望统一,并竭力维护统一。这种统一意识最终凝聚成强大的对国家、对民族的向心力和爱国心。新疆在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之后,特别是近代以来极度恶劣的国内外局势下,依然能够保持在祖国大家庭中,应该说是新疆各族民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3、新疆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之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进程,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应是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我国境内56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和尚”、“沙门”,“佛”,“浮屠”)。新疆各民族,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古代部族和民族都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都是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主人。新疆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明宝库,同样构成现在正在崛起的强大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正是建立在这个雄厚基础之上的,所以她坚如磐石,牢不可破,是任何人都破坏不了的。

二、新疆民族发展史(上) 前言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系统研究和正确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

20xx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尔自治区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祖国西北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幼年时代,史前时期的人类历史相对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而言,可分为石器、青铜器和早期铁器时代等发展阶段,距今约

2、3百万年到公元3千年前后。

史前时期的人群聚落惟有人种之分,并无民族之别。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属于史前时期的孔雀河下游古墓沟遗址、小河墓地,以及哈密焉不拉克古墓出土的人类头骨测定研究表明:这些居民中一部分是欧罗巴人种,还有一些属于蒙古人种。并且,东部地区蒙古人种因素多一些,而西部地区欧罗巴人种特征多一些。与此同时,更多的人种形态则呈各人种支系类型混杂或变异特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当地居民里蒙古人种特征更加明显。这些考古材料基本上反映了史前时期新疆居民种属的轮廓。

◆秦汉时期新疆的居民族属

我国先秦时期的史书中,将当时新疆的古代部落或民族群体统称为“西戎”。从西汉司马迁撰写《史记·大宛列传》开始,地理上被称为“西域”的地区,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的民族分布和社会情况才比较清晰了起来。例如,我们知道以天山为界,在北部地区主要活动的是逐水草而流徙的游牧民族,故被称之“行国;天山以南则主要是农耕定居的各个民族群落,他们往往以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区为团聚地,过着日出而起,日落而居的农业田园生活。史籍中称他们为所谓“城郭诸国”。西域“36国”中的大多数都是指的他们。西域的自然和区域特点还使该地社会处在互不相属的割据状态,《汉书·西域传》:“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这一时期西域地区活动的主要有塞、羌、乌孙、大月氏、匈奴、**等。

**在新疆、中亚各地都出现活动的踪迹

语言文化:

明朝人绘制的《汉家公主出塞图》

汉朝时期,西域各地居民除了使用汉语作为官方通用语言外,本地还流行着多种语言文字(这种状况甚至延续到隋唐时期)。语言文化特性从一个侧面也折射了当地居民来源和分布局面的复杂性背景。

龟兹(库车、拜城、新和县等地)、焉耆和高昌一带地区流行吐火罗语,而于阗地区则使用的是于阗塞语;前者使用一种用婆罗谜字母斜体书写的文字,语属印欧语系;后者使用的于阗文是一种婆罗谜字母直体书写的文字,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

鄯善、尼雅(今天的且末和若羌县等地)一带地区居民使用的所谓佉卢文则来自波斯(今伊朗)的阿拉美字母。

◆魏晋时期新疆民族的融合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而且是新疆历史上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大重组的时期。天山南北各地,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周缘农耕地区的民族成分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民族的变迁重组后,天山南北各地原来聚居活跃的一些部落族群,如匈奴、大月氏、乌孙、羌、车师人皆等融入其他民族当中,逐渐消亡;二是受中原地区政局的影响。以城镇绿洲为中心,西域地区形成几个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包括由**建立的高昌国等;三是北方草原上的柔然、鲜卑、高车、铁勒、突厥等民族因为各种原因相继进入西域地区,特别是公元5—6世纪铁勒、突厥等持突厥语言诸部落和族群的迁入则预示着隋唐,以及之后西域地区新的民族组合和分布格局的开端

“汉魏遗黎”高昌国

由于内地战乱不息,甘肃河西地区一些世家大族相继逃难迁居高昌地区,他们与原汉代屯田士卒相汇合,吐鲁番盆地地区迅速繁兴起来。在复杂的外部形势左右下,高昌地区在先后经历阚氏、张孟明、马儒诸政权后,至公元496年,在柔然人的支持下,金城(兰州)**麴嘉被推立为王,建立高昌国(一称高昌麴氏王朝)。麴氏王朝自此子孙相沿,到640年为唐朝所灭,统治吐鲁番盆地近一个半世纪之久。麴氏王朝是当时西域各族地方政权中唯一的**政权。其域内通行汉文,军政管理皆采用内地制度。20世纪初以来,中外考古学家在吐鲁番地区发现的众多汉文书,如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前凉时期秀才对策文等,不少都是高昌麴氏王朝时期遗物。

◆隋唐时期新疆民族格局的新变化 隋唐时期,在新疆地区聚居活动的民族成分主要有突厥、粟特、回鶻、汉、吐蕃等。因为操突厥语族诸族群和部落的大规模进入和落居天山南北各地,西域各地进入了一个被一些学者称之为“突厥语化”时期。这个由东到西的“突厥语化”过程再次改变了西域各族群的分布格局和文化状态,并对后世影响巨大。

唐朝时期对于西域地区较长时段的稳定管辖和治理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联系。但是,公元8世纪中叶“怛拉斯之战”后唐朝对于中亚地区政局的失控,以及“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局势的动荡,极大程度上消弱了唐朝对西域政局的有力控制,西部勃兴的**帝国势力进入中亚,并开始影响到帕米尔以东各地的局势。虽然此间藏族的先民-吐蕃人北上,进入西域地区,在政治上遏制了**帝国军事势力的东扩,但是以**教为核心的**文化开始影响到帕米尔高原以东各地,稍后宋朝时期喀喇汗王朝王族信仰**教就是一个证明。

突 厥

突厥人是我国北方草原上一个古代游牧民族,最初游牧活动在叶尼塞河流域,后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地区,因金山形似“兜鍪”,故有此称谓。突厥人以“阿史那氏”为王姓,以狼为图腾。

突厥人初弱小,为柔然汗国的“锻奴”。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在征服铁勒诸部后,实力增强,遂大胜柔然,建立突厥汗国。为顺应其政治扩张需要,土门令其弟室点密统领大军西征,突厥人征服西域各地,设立“吐屯”监护各地,又大破嚈哒,将其势力范围延伸至中亚各地。6世纪中叶,突厥汗国分离为东、西两大势力,阿尔泰和天山以西为西突厥汗国辖地。

公元630年,东突厥汗国灭亡,657年,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西突厥汗国为唐朝所灭。余部融入其他各族之中。随着突厥汗国的灭亡,突厥人就消失了。但是其对西域和中亚地区后来历史发展的影响殊巨。

(二)新疆民族发展史(下) ◆ 宋元明时期的民族关系

辽、宋、元、明时期应是新疆地区民族流动、迁徙、融合、重组最为强劲的历史阶段,漠北草原回鹘人的西迁并定居,以及之后元明时期诸多游牧民族的进入,并融入到西域当地居民中。导致天山南北民族分布格局和文化面貌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1、回鹘人逐渐成为新疆地区主体居民;

2、西辽政权的建立和影响;

3、关于辽宋时期若干问题的认识;

4、蒙古进入西域及其历史作用;

1、回鹘人逐渐成为新疆地区主体居民

公元9世纪中叶,从漠北草原迁居西域的回鹘人分别在吐鲁番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政权和喀什等地创建了喀喇汗王朝。公元11世纪,喀喇汗王朝将**教传入天山南部的喀什、和田等地,自魏晋以后控制于阗地区的尉迟家族以及所建立的大宝于阗国也为喀喇汗王朝吞并,**教从精神文化层面上开始深刻影响当地各族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高昌回鹘和喀喇汗王朝对于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统治,使惯于游牧的回鹘人受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的制约,逐渐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转入定居的农业生活。从而为之后逐渐融合同化其他诸族,并发展为新疆地区人数最多的民族奠定了条件。

回鹘及其西迁

回鹘,一称回纥,是我国古籍对**尔族先民的称呼,“联合、结合、同盟”之意。汉晋时期的丁零、高车等都是其渊源之一。4世纪时以“袁纥”名称初现于汉籍文献里,当时还只是一个弱小的部落,处在其他更强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统治之下,过着“逐水草随畜”的游牧生活。

公元646年,回纥首领吐迷度融合吸收其他部落成员,自称可汗。744年,回纥可汗骨力裴罗在灭掉后突厥汗国后,自称“骨咄禄阙毗伽可汗”,建汗庭于鄂尔浑河上游的乌德犍山,回纥汗国建立,唐宣宗册封其可汗为“怀仁可汗”。788年,回纥可汗顿莫贺派使臣至唐朝,请求后并被允准将族名“回纥”改为“回鹘”。

840年,连年自然灾害,加上内外矛盾交织,漠北回鹘汗国解体。残余分为三部分散居各地。

2、西辽政权的建立和影响

于阗国王李圣天像

公元13世纪蒙古人进入西域地区之前,契丹人所建辽朝中的王族成员—耶律大石率其所部进入西域,他们于西迁途中收服了高昌回鹘,进入中亚地区,公元1133年,建立了著名的“西辽政权”。随后征服了喀喇汗王朝,对包括今天新疆地区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域实施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统治,还为后来蒙古统一西域奠定了基础。

西辽王族深受汉文化影响,其规章礼仪多依中原。对西、中亚各地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迄今当地居民仍称中国人为“契丹”。1208年蒙古西征后,西辽为其蒙古汗国所灭。

3、关于辽宋时期若干问题的认识 一是关于西域少数民族建立割据政权问题; (1)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作为我国境内的地方政权,所 以应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2)西域同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没有中断;

(3)西域地方政权首领自称为中原王朝的延续或者组成部分。

二是西域文化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辽宋时期,延至元明时期,随着回鹘人在吐鲁番盆地等地的活动, 以粟特文字为基础所创建的回鹘文在当地广泛流传起来,它对于我国境内 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极其巨大。天山南部地区诸族信仰**教, 当地居民开始使用**字母拼写本族语言,**文字体系逐渐替代了 原来当地使用的印欧语系的各种文字。这两个地方政权的存在,及其文化 的扩散传播过程是15-16世纪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实现“回鹘化” 的重要 开端。

4、蒙古进入新疆以及历史作用 蒙古统一西域各地 蒙古元朝在西域地区实施的 三种管理模式 (1)畏兀儿地区; (2)天山南部绿洲地区; (3)天山北部草原地区。

西域民族格局新变化

正确认识蒙元时期对新疆地区的治理;从13世纪初开始的蒙古汗国及元朝对西域各地的统一和治理,延至明末清初,长达数世纪之久,其为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且政治影响极为久远。

**教开始占据主要地位;蒙古统治时期初期,出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的需要,蒙古统治者征调各族进入西域驻守,宗教政策比较宽松,**教得到很大发展。1347年,成吉思汗后代秃黑鲁帖木儿汗亲率所属部众16万人皈依了**教,在他及其子孙的武力传播之下,**教在天山北部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先是经济的定居化,而后是民族文化和心理上的融合,至公元16世纪初,活动在天山南北各地蒙古人多融合于当地**尔等民族中。元朝末年,**教文化对古老的西域各族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整合,推动了天山南北各地诸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趋同。西域诸部落、族群迁徙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回等民族的发展经过这场洗礼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伴随着塔里木盆地周围居民“回鹘化”过程的最终完成,**尔族逐渐形成发展为近代民族。

六、清朝时期新疆民族分布格局的基本形成

为了建立巩固的西北边疆,清朝政府在18世纪中叶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粉碎**教大、小和卓等各种分裂势力的叛乱活动,统一了天山南北。19世纪后期又发兵击败了阿古柏为首的浩罕侵略势力,收复了沙俄侵占的伊犁,1884年建立新疆省,从军政管理制度上与内地一致。清政府还陆续制定了一整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政策法令,妥善地处理了境内外各个民族间的关系,特别是确立了近代中国的西部边界线。这些政治抉择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之形成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1、厄鲁特蒙古控制西域

2、清朝统一新疆及其治理措施

3、民族分布格局的两大变化 谢遂图中所绘的清朝新疆各族形象

一是外部迁入:东部地区:清朝收复以及治理新疆过程中,清朝政府为了推进新疆经济的开发,保卫西北边疆安全,在先前已有的民族迁徙分布格局基础上,陆续从东北各省抽调满、锡伯、索伦(包括达斡尔)、察哈尔蒙古、汉族(禄营)等各族官兵数万人携带家眷进疆(旗屯)。同时组织、鼓励内地汉、回等民族群众到新疆屯垦种地(民屯、犯屯)。西部地区:部分民族从西部各地迁入新疆境内,如塔塔尔、乌孜别克、俄罗斯等,新疆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民族成份。

二是内部调整:例如有组织地从南疆征调部分**尔族农民到伊犁等北疆地区屯田戍边(塔兰奇)。至此,由**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主要民族组成的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七、新疆民族发展史的启示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就有文字记载的的新疆二千多年历史中,新疆地区作为一个古代部族、民族频繁迁徙汇融的大舞台,众多人们在此登台表演,恣肆展示,皆留下千古不灭的活动印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多民族演变发展的历史铸就今天新疆众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基本格局现状,更构成新疆多元文化光彩灿烂、生生不息的历史源泉。?? 导致历史上新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原因有下面几点

(1)新疆内陆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氛围;(2)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陆上通道;(3)新疆周边地区政局的不断变化;(4)宗教文化在民族融合中的粘合力作用;(5)历代中原诸王朝实施的一系列比较宽松的民族政策。这些因素均在促进新疆古代各民族迁徙、交流、融合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和不断新生是新疆民族发展进程的常态和趋势

新疆的民族发展史就是多民族迁徙、流动、融合的历史。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与再生不仅是新疆民族史,而且也是中国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一些新的民族共同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另一些则在经历过一度的发展辉煌后逐渐衰亡。没有那个民族能长久保持不变。正如北京著名学者孟凡人先生说:在历经长期的民族交往融合之后,除汉族之外,现代新疆的各民族已没有一个是汉唐时期生活在新疆的民族原体之嫡传,甚至没有一个民族文化是按照那个时期某个民族文化模式和发展轨迹而直接延续下来的。新疆就像一座巨大的熔炉,历史上不断把各种不同的种族、民族及他们带来的文化熔铸一炉,变幻着这里的人文色彩。

3、新疆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社会现实是有历史积 淀作为其基础的

新疆自然地理的东倾性使其民族迁徙、融合的主要动力来自东部,中原地区、北方草原和青藏高原是影响新疆民族成分的主要力量。故此,新疆历史上多民族迁徙流动,以及相互交往和融合聚居都使各民族之间自然地形成团结、互助、和谐为主的民族关系,这种以团结和谐为主导的民族关系推动和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杂居、接触、交往、融合自然就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多民族共聚生活的现实也使各民族形成共识:即“民族团结是福”。各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因此而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4、新疆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之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进程,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应是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我国境内56个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天山南北各地归属汉朝,新疆自后就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各民族,包括历史上已经消失的古代部族和民族都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都是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主人。新疆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文明宝库,同样构成现在正在崛起的强大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正是建立在这个雄厚基础之上的,所以她坚如磐石,牢不可破,是任何人都破坏不了的。

三、新疆宗教演变史(上)

前言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系统研究和正确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

历史上,新疆宗教始终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这种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宗教

新疆流行的是由远古先民自发产生的原始宗教以及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这一阶段从远古至公元前4世纪外来宗教传入。

1、原始宗教

远古时期的新疆居民,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他们相信人有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他们还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相信超自然力量,认为大自然的后面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大自然,并把这种超自然力量神格化和人格化。为了获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便通过各种形式开始了对自然的崇拜。他们崇拜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动植物等一切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图腾崇拜也十分盛行。新疆的许多古代民族都以虎、豹、狮子、狼、骆驼等动物,甚至以太阳、树木等为图腾。新疆的远古先民也崇拜生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对祖先的崇拜。

2、萨满教

原始宗教进入晚期阶段后,逐渐出现了专门的神职人员,这一时期的原始宗教被称为“萨满教”。据史籍记载,匈奴、柔然、突厥、回鹘等新疆的古代民族,都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是生命力极强的宗教。各民族不管历史上宗教信仰如何变化,不管其接受的新宗教排他性强弱,萨满教或渗入到新的宗教中,或以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形式存在下来。如**尔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的萨满教遗俗。如朝拜麻扎时在麻扎周围插木杆,并在其上挂羊头、羊皮、布条;在古尔邦节和朝拜麻扎时集体跳萨满舞;民间尤其是南疆农村,仍然盛行“巴合西(即萨满)”跳神治病,等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也都程度不同地保留了萨满教的遗存和习俗。

新疆三史史

实: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录

1基本简介 2历史上的新疆 3新疆内地联系 4新疆不可分割 5霍去病的故事 6民族史宗教史 7反对分裂 基本简介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历史上的新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今新疆的**是从汉代开始确立的,不过新疆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一个名称,汉朝时称今新疆大部分地区为"西域"。其时西域的地域不仅包括今天的新疆,还包括中亚部分地区,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当时的西域各国也处于漠北强国匈奴的威胁之下。为抗击匈奴,汉武帝决定联合西域各国,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于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历尽千难万险,历时二十余载,最终不辱使命,成功说服西域各国与汉朝联合,并将西域冶炼铁器的技术带回,改良了汉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大增强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其开辟的进出西域的路线也成为最早的丝绸之路。

一、历朝对新疆的统治

收复新疆后,清朝政府为加强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等族官兵驻防新疆。经过世代繁衍,这些民族也成为新疆当地少数民族之一。

1840年**战争后,大清帝国国力开始衰弱,西方列强开始侵略、瓜分中国,早就垂涎中国西北领土的沙俄也趁火打劫。清同治三年(1864年),俄国趁新疆部分地方发生叛乱,逼清廷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即《塔城条约》,将新疆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南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这些地方现在分属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

与此同时,位于天山西麓的浩罕王国 (乌兹别克人建立的王国)也趁新疆发生叛乱,派大将阿古柏率大军侵入新疆,先是占领南疆大部分地区,建立起阿古柏汗国,后又於1870年攻陷北疆重镇迪化(今乌鲁木齐),占领了北疆大部分地区。沙俄趁机浑水摸鱼,於1871年占领固勒扎城(后称伊宁,今伊犁),声称暂替清政府管理,以免落入叛军之手。

在清朝肃清了陕甘一带的叛乱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力主收复西北失地。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左宗棠的西征大军收复天山北部大片地区。次年(1877年)又越过天山南下,一举收复南疆。此时只有伊犁还在俄国手中。左宗棠集结大军,作出不惜武力收复的姿态。在这种情势下,沙俄与清朝於1881年签订《圣彼得堡条约》,在获得五百万两白银的赔款和新疆西北部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后,将伊犁交还中国。天山南北再次回到中国版图。

新疆建省

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把这片土地命名为"新疆",寓意"故土新归",这就是今天"新疆"这一名称的由来。

新疆内地联系

1、"西域"与"新疆"的概念

"西域"一词从字面来说其含义就是"西部地区"。这一概念始见于汉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天山南北地区;而广义的西域主要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地区,及至地中海、东欧、北非的广大地区。西域的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西部地区的认知程度。汉代西域只是指今南疆和东疆地区。

而进入魏晋南北朝以后,"西域"范围更加扩大,它不仅包括今新疆地区,而且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南亚、北非部分地区、以意大利半岛为中心地中海周围。清代关于"西域"的这一概念,正是当时中国西北的边界,即指今新疆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清朝统一全国后,把那些被清朝重新统一的一些地区都称为"新疆"。称这些地区为"新疆",并不是"新辟疆土"之意,是由于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属于明朝管辖的地方或明朝以前历朝管辖的地方,自然应当归于清朝,因此,这些地方只不过是由清朝重新统一了而已。清朝驱逐阿古柏侵略军和从沙俄侵略者手中收复伊犁之后,于1884年正式在新疆建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

2、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表明,历史上中国各地,包括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不仅一直保持了密切的政治联系,而且保持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文化联系。从先秦时期,新疆与内地就有着经济交流和联系,内地的丝绸传入新疆,新疆的玉石输入内地。汉朝统一西域之后,丝绸之路日益繁荣,内地的大量钱币在新疆流通,并且在新疆出现了汉文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合璧的双语钱币,而新疆与内地贸易不断,并将大量当地产品如玉石、牲畜等输入内地。无论在统一还是分裂割据时期,新疆与内地都形成了持久而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使新疆的经济纳入古代中国的整个经济系统中,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汉朝统一西域后,更加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贸易的往来。这一时期丝绸之路畅通,中国内地与西域商品流通范围扩大。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空前繁盛,唐朝货币大量流入西域。清朝统一新疆后,新疆社会稳定,商品经济繁荣,为中原与内地的经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丰富了中原汉族人民和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新疆与内地密切的经济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新疆与内地不同的经济类型之间,有极强的互利、互惠、互补性,因此相互依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从新疆历史的发展看,新疆与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内地汉族吸收了许多的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而新中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营养,新疆与内地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汉朝统一西域后,内地的典章制度传人西域。汉代西域与内地的音乐歌舞也相互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曲氏高昌王朝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西域地区流行的龟慈乐、疏勒乐、于阗乐、高昌乐等对中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西域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来文化的相互交汇、吸收、融合,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五代辽宋金时期,西域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有增无减。这一时期,西辽文化的特点是保持了中原之风,政府的官方语言文字是汉语。汉文化在西域地区的广为传播,有力地促进了西域文化的向前发展。元朝时期,大量畏兀儿人迁居内地,他们学习汉文化,不少人成为精通汉文化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家。清朝统一新疆后,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段新疆不可分割 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国家**原则的重要体现就是对其领土拥有最高统治或最高管辖权。确定一个区域**归属的原则,主要根据国家是否对这一地区直接进行行政管理以及是否有效对其进行控制。新疆,自汉代统一西域后,历代中央政权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对西域的最高

统治权和管辖权,并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已在西域通行,汉朝正式开始在西域行使最高统治权和管辖权,对西域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西域从此成为我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时期于公元74年重新恢复了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对西域的管辖却一直没有中断。隋唐时期曾先后在鄯善、且末、伊吾三地设郡。648年,唐朝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迁西安都护府于龟慈。702年,唐朝又设立北庭都护府,唐代在西域最高军政建制是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其机构完善,官有定员,职有专任,所有军事民政事务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元朝时期,于1251年在别失八里设立了别失八里、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明朝设立哈密卫。清朝于1762年设置了"总统伊犁将等处将军",治地在惠远城(今霍城县境内)。伊犁将军是清朝在新疆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统领全疆各地的驻防官兵,并兼理地方行政事务。

1884年新疆建省。

在新疆设立军事机构与驻军

在国家拥有的领土上设立军事机构并驻军,是行使国家**的重要标志。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一直设立有军事机构,并派驻大量军队,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汉朝多次出兵西域并实施屯田,设立军事官职,行使军事管辖权;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各割据政权也纷纷驻军西域;唐朝在西域设有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下设有军、守捉、城、镇等军事机构;元朝在西域的驻军有蒙古军、汉军和新附军驻守各地;清朝的伊犁将军兼理军事和民政,有满、蒙古等八旗军队以及绿营兵长期驻守新疆。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建立军事机构,派驻军队,并把当地少数民族纳入军队后,有力地巩固了在西域地区的统治。

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

在所辖领土内,征收赋税,推行中央政府统一的法律制度,是国家行使**的重要标志之一。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有效地行使了赋税征收权和最高司法权。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地均向中央进贡;北魏在鄯善"赋役其民,比之郡县";唐朝在西政府在内地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也推行到西域;元朝在西域地区按人丁计算征收赋调;清朝在新疆征收田赋。建省后新疆有了完整的税收体系,并与内地税制趋向一致。对作为国家**标志的立法权和司法权,在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过程中,除保留了当地民族的习惯法外,还把中央各种法令推广于新疆地区。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官职,往往是军政合一,同时也兼理司法。唐代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设有兵、法、功、仓、户诸曹参军,其中的法曹参军的职掌即司法事务。元朝在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文西域设立提刑按察司,纠察各级官员的不法行为。清朝在新疆地方司法由行政长官兼理,保证清朝

的《大清律》在新疆贯彻执行,同时又根据新疆特点制订了《回疆则例》。

新疆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新疆各族人民往往是把一家一姓的专制君主、君主世袭的王朝视为国家认同的对象,汉代西域各地对汉文化的坦然接受和热爱,要求汉朝政府派都护进驻西域,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仍保留着汉朝政府颁发的信物,喀喇汗王朝的可汗常常在其头衔上冠以"桃花石汗"意即"中国汗"的称号,高昌回鹘称与宋朝的关系为"甥舅关系",清朝在平定准噶尔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时,各族人民踊跃支持。在打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势力的过程中,新疆各族人民都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不可动摇的。

考古发现

细君公主去世后,公元前102年,汉朝又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王翁归靡。解忧公主从十八九岁和亲出嫁,在乌孙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直到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长安,两年后归天。解忧公主的时代,汉文化以及先进生产技术在乌孙及西域的传播是全方位的。

在解忧公主与乌孙王翁归靡执政时期,她积极协助翁归靡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事务,使乌孙走上了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

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地位如日中天,被乌孙国人誉为"乌孙国母"。她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活跃在西域的政治舞台上,积极配合汉朝,遏制匈奴,为加强、巩固汉室与乌孙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她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乌孙和汉族人民的友好事业。

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一个和亲公主。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丝绸之路繁荣鼎盛,汉朝的威仪和影响进一步远播天山南北,西域诸国都争相与乌孙攀亲,积极与汉朝交好。

库车新发现的古墓

20xx年9月2日,库车古墓群发掘消息以国内简讯形式在央视《新闻联播》上首次播出。部分文物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一揭它们的神秘面纱。

央视解说词如下:新疆库车县近日发现中原风格的砖式墓群。考古专家推断,这些古墓的建造时间大约在距今16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新疆出土尚属首次,对了解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意义重大。

买力克阿瓦提位于和田城东南25公里的玉龙喀什河西岸,1962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十公里,东西宽两公里。该城建于1500至1600年以前。遗址西侧沙山环立,冈峦起伏,南面昆仑山脉影影绰绰,高入云端,东面玉龙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腾怒吼,北面不远,村舍点点,绿树环合。

遗址内有古墓葬地、古建筑群、西侧沙山背后有气氛神秘的洞窟三个。

出土文物有铜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残件、回纹图案墙饰、壁画残片、陶器、及大量古钱币。钱中有汉代五侏钱、魏晋南北时代的剪轮钱和唐代"开元通宝"。最早的有西汉在西域流通的五铢钱,年代近的有中华民国在新疆发行的最后一枚钱币。

1999年,李常宝尝试着用古钱币给战士们上了一节历史课。课堂上,他没有带书,而是带着一本自己精心装订的钱币册。"大家请看,这是一枚从西域都护府遗址中出土的五铢钱……这两枚是唐朝在安西都护府制造的大历、建中钱……"课堂沸腾了,战士们的心随着一枚枚小小的古钱币开始在古代西域文化中驰骋。

李常宝开始用这种方式给战士们讲解历史,他对这种特殊的讲解方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20xx年,李常宝在天池游玩时遇到了一个研究新疆历史的外国人,双方因为对一个问题持不同观点争执不休。李常宝觉得对方对新疆历史有误解,就邀请对方来到他家,从家里拿出一本本古钱币册,当他拿着这些历史的物证再次向对方讲述新疆的历史时,对方终于折服了。

霍去病的故事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死,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霍去病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一再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

变继续扩大。河西受降顺利结束。那个迷离危机四伏的局势,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

民族史宗教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疆自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才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塞、月氏(音:肉支)、乌孙、羌、匈奴和**。

塞人,原游牧于东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抵锡尔河地区。因被月氏排挤而西迁,一部分退至锡尔河北岸,另一些南下帕米尔,散居各地。月氏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期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之际最为强盛。公元前176年前后,受匈奴的攻击,被迫向伊犁河流域迁徙,驱走那里的塞人而居其地。乌孙,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秦末汉初,受月氏人的攻击而依附于匈奴,后在匈奴的支持下,袭击月氏人,并将其逐出伊犁河流域。羌人,最初活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一部分羌人经河西走廊,沿祁连山、昆仑山向西迁徙,从而在新疆留下了足迹。匈奴人,主要是在公元前176年前后进入新疆的。**,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公元前101年,汉朝军队开始在轮台、渠犁等地屯田,后来扩大到全疆各地,各屯田点成为**进入新疆后最初的分布区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或为官、或从军、或经商,进入新疆的**连续不断。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厌左加口旁)哒、吐谷(音:玉)浑等。柔然,是北方草原古老民族东胡人(中国古族名)后裔,五世纪初兴起于蒙古草原,公元402年建立了强大政权,同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争夺西域。高车,亦称敕勒、铁勒,最初游牧于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公元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与其弟穷奇率所属十余万部落(户)西迁,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西北建立高车国。(厌左加口旁)哒,起于塞北(古指长城以北地区),五世纪末东进塔里木盆地,南攻月氏,建

立政权,并越过帕米尔高原,曾一度控制南疆部分地区。吐谷浑源于鲜卑(中国古族名),四世纪初自辽东(泛指辽河以东地区)西迁,逐渐控制了今甘南(甘肃南部地区)、四川和青海地区的氐(中国古族名)、羌等民族,建立政权。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期,突厥、吐蕃等古代民族对新疆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厥是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活跃于中国西北和北方草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打败柔然,以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为中心建立政权,尔后分裂为东西两部,为争夺汗权争斗不休。八世纪中叶,东、西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了其他民族之中。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六世纪末兴起于青藏高原,占领青海后,开始与唐朝争夺西域。公元755年,中原地区爆发"安史之乱"(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大批驻守西域的唐军调往内地,吐蕃乘机占领南疆及北疆部分地区。

公元840年,大批回鹘人进入新疆。回鹘,原称回纥,是铁勒(中国古族名)诸部之一。最初活动于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后迁居土拉河北。公元744年,发展壮大了的回鹘于漠北建立政权,并两次出兵帮助唐朝中央政权平息"安史之乱"。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因自然灾害侵袭、统治集团内讧及黠戛斯(中国古族名)的进攻等原因而崩溃,其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其中一支迁往今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地区,后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还有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分布在中亚至喀什一带,与葛逻禄、样磨等民族一起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自此,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受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统治,当地的居民和西迁后的回鹘互相融合,这就为后来**尔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124年,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新疆地区,建立西辽政权,一批契丹人(中国古族名)由此进入新疆。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军进入新疆后,把他征服的地方分封给其子孙。回鹘人进一步同化、融合了部分契丹人、蒙古人。

瓦剌,是明代(1368年-1644年)对漠西蒙古的总称,初分布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不断向额尔齐斯河中游、伊犁河流域扩展。十七世纪初,逐渐形成了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准噶尔占据伊犁河流域,成为四部之主,并统治南疆。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清朝(1644年-1911年)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新疆边防,从东北陆续抽调满、锡伯、索伦(达斡尔)等族官兵驻防新疆,他们成为新疆少数民族中的新成员。以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已有**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

个民族,以**尔族为主体,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

多种宗教在新疆并存与传播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早在**教传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传。**教传入后,新疆不仅继续维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而且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传入。

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的古代居民信仰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及由原始宗教发展而成的萨满教。至今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都还程度不同地保留着原始宗教和萨满教的观念及遗俗。

公元前四世纪前后,产生于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即中国所称之祆教(俗称拜火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祆教流行于新疆各地,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当时的高昌政权专门设置了机构和官员来加强对祆教的管理。新疆一些信仰**教的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祆教。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经克什米尔传入新疆。不久,佛教就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佛教鼎盛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音:秋词)、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公元五世纪左右,中国内地盛行的道教随着**的不断到来传入新疆。但是传播范围不广,主要盛行于**比较集中的吐鲁番、哈密等地。直到清代,道教才传播到全疆各地。

公元六世纪前后,摩尼教由波斯经中亚传入新疆。九世纪中叶,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西迁新疆后,促进了摩尼教在新疆的发展。信仰摩尼教的回鹘人在吐鲁番地区建造寺院,开凿洞窟,翻译经典,绘制壁画,弘扬摩尼教教义和文化。在摩尼教传入前后,景教(基督教的早期派别聂斯脱利派)也传入了新疆,但早期传播不够广泛。到元朝(1206年-1368年)时,才因为大量回鹘人接受景教而兴盛起来。

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教经中亚传入新疆南部地区。十世纪中叶,信仰**教的喀喇汗王朝发动了对于阗佛教王国历时四十余年的宗教战争,于十一世纪初灭亡于阗,把**教推行到和阗地区。十四世纪中叶起,在察合台汗国(蒙古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在西域建立的藩属国)的强制推行下,**教逐渐成为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尔人、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塔吉克人等信仰的主要宗教。十六世纪初,**教最终取代佛教

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教成为**尔等民族信仰的主要宗教后,原来主要由这些民族信仰的祆教、摩尼教、景教在新疆随之逐渐消失,但佛教、道教仍然存在。从明朝起,藏传佛教还有了重大发展,成为与**教并列的新疆两大主要宗教。十七世纪后期,**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借助藏传佛教的力量,消灭了自己的政敌黑山派和卓势力,并灭亡了叶尔羌汗国(蒙古察合台汗后代于1514年-1680年间以今莎车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足见当时藏传佛教势力之大。大约从十八世纪起,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新疆,佛教、道教和萨满教也有了较大发展。这些宗教的寺院、教堂遍布天山南北,有些**甚至改信了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历史上,新疆的宗教虽然一直在不断演变,但自从外来宗教传入以来所形成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一直保持下来。现在新疆主要有**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萨满教在一些民族中仍然有较大影响。

反对分裂

民族分裂主义及其危害

1、民族分裂主义是民族主义极端化的产物

民族分裂主义也称民族分离主义,指多民族国家内部,某个民族的一种极端势力,以"民族自决"和维护"民族利益"为幌子,主张国家分裂,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反动的社会思潮和社会政治行为。民族分裂主义来源于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片面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民族主义的极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是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二是民族分裂主义。民族主义自产生以来,先后出现过三次世界高潮。第一次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第二次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生的。第三次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引发的民族主义浪潮。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民族主义的本质和特征,阐明了无产阶级对待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一是民族主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意识形态;二是民族主义具有双重性作用;三是提出了正确区分不同类型民族主义的标准;四是揭示了民族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坚持民族不平等理论,奉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离政策,鼓吹民族至上谬论;五是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对待民族主义的基本态度,应当支持进步的民族主义,反对反动的民族主义;六是指明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主义存在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大民族主义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主义。二是民

族分裂主义。大民族主义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表现。

2、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的主要表现民族分裂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非中国独有,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及各国国内民族、宗教、历史和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国际上一些国家民族分裂主义的出现,其主要原因有:历史上殖民主义余毒的影响;国外敌对势力的插手;民族主义极端化的发展;有的国家在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上出现重大失误。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集团进行的"**"分裂活动以及新疆的"东突独"分裂活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打着"民族"独立的旗号,建立民族共和国,企图把**、新疆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和"东突独"尽管它们产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表现形式和组成成分各不相同,但他们主要特点和反动目的却是相同的。即一是编造谎言,歪曲杜撰历史是分裂主义势力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的手段;二是与国外势力敌对势力相互勾结,背叛祖国,出卖民族利益是所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共同行经;三是乔装打扮,以民族利益的捍卫者自居,极力鼓吹民族独立,是分裂主义的共同幌子;四是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对立,是分裂主义势力的惯用手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所谓的民族独立国家,分裂祖国统一,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3、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主要危险

**和新疆在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一直不断地在**、新疆等地培植民族分裂势力,利用他们来遏止中国的发展,进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和"东突独"的分裂活动对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了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统一和安全;二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由于"**"、"东突独"的分裂活动,使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三是在国家社会和社会发展方面,由于民族分裂主义的破坏活动,不仅给各族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旗帜鲜明地反对"**"

1、新疆"**"的由来

"**"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的简称。

民族分裂势力是指奉行民族分裂主义地一种社会政治势力,是多民族国家某些民族中某些民族中的少数人为进行民族分裂,企图建立单一民族国家而形成的行动组织或团伙。宗教极端势力是指奉行宗教极端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指奉行暴力恐怖主义的一种社会政治势力。"**"均打着"东突厥斯坦独立"的反动旗号,妄图建立

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因而"**"也被称为"东突"势力。他们恶毒攻击我们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疯狂地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严重危害祖国统一,是国外敌对势力的内应力量,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

2、"**"的反动本质和危害性

"**"的反动本质就是反对和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分裂国家的统一,破坏各族人民的团结、安宁和幸福的生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家。为了建立"东突厥斯坦"国家,"**"编造了以泛突厥主义和泛**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东突独"思想体系。其主要观点有:一是"突厥民族至上论";二是"东突厥斯坦独立论";三是"汉族侵越论";四是"泛突厥共同体论";五是"否定阶级论";六是"**教至上论";七是攻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新疆境内外的"**",他们以西方敌对势力为靠山,一方面加紧国外势力的整合,企图将新疆问题国际化;另一方面,以"人权"、"民族"、"宗教"为幌子,疯狂地向我宣战,向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充分认识"**"是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因为:一是对新疆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二是对新疆的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三是在人们思想上造成了严重混乱;四是给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旗帜鲜明地反对"**" 旗帜鲜明地反对"**":一是要正确认识反对"**"斗争的性质;二是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三是充分认识反对"**"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1、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之后,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国家反复经历了来自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挑战,特别是近代以来又受到国外敌对势力的侵略,但是,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国家统一已深深渗入到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和道德观念中,并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

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的斗争中,世世代代生活在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历来都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主力军。我国各民族坚持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一是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国家,历史上各民族在开拓祖国的疆域,发展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促进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都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因而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二是大统一的思想已经深深印入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脑

海之中;三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神圣职责

维护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民族繁荣发展的关键条件。一是国家统一可以避免战争和民族分裂,同时也为各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和平环境,有利于生产发展个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国家统一可以打破地方割据和民族隔阂的界线,有利于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三是国家统一是保证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四是国家统一保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使社会走向一个又一个鼎盛时期;五是国家统一可以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为重要;六是国家统一可以形成反对外来侵略的强大力量。维护国家统一与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维护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公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和政治原则。

3、维护祖国统一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民族自决权"问题。民族自决权是欧洲资产阶级于18-19世纪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提出来的一个原则,其目的是为了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统一市场和民族国家。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具有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性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从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民族压迫,争取社会主义的利益出发,给予了肯定,并把它作为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原则提了出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自决权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民族自决权。一是针对民族压迫而言的,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奴役而言的;二是以保证整个无产阶级斗争利益为前提的;三是主张实行民族自决权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民族隔阂,达到各民族的团结与联合。四是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里,各民族已经获得了当家作主的地位和平等的权利,再提民族自决,实际上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对无产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搞分裂,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因此,必须坚决反对。

第二,关于人权问题。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核心和关键因素是对人的行为和价值的确认。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权观。人权的享受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人权的本质特征是自由和平等,其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人就不可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权。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有尊严的生存

和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人权观是虚伪的,不平等的。提出无产阶级和各劳动人民要实现自由和平等,就必须消灭压迫剥削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保障各民族人民的人权。

在人权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分歧。发展中国家认为,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还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人权不仅指个人的权利,还应包括集体的权利。而生存权和发展权则是首要的人权,没有生存权和发展权,就谈不上自由和平等,其它的各种权利也就无法实现。而西方国家则认为人权仅是公民个人的权利和政治权利。并提出了所谓的"新干涉主义",利用人权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以达到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对待人权问题,必须历史的辩证的认识,尤其要弄清楚西方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利用人权问题的真实意图和反动本质。

第三,关于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每个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利益。正确认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利益是指国家领土和**的完整,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它是全体人民政治利益和物质文化利益的总和,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民族利益是指每一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政治权利、平等地位、经济发展等方面。在中国,国家利益即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但是,应该看到在一定条件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具体利益,并有时可能与国家的利益发生矛盾。这时,各民族应该顾全大局,以民族具体利益和需要,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和需要。国家利益与民族的具体利益相比,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特征,关系到我国各民族的盛衰荣辱,关系到各民族的命运和前途,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最高利益。相反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则具有局部性、非根本和低层次性的特征。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实质上是共同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国家利益必然高于各民族的特殊利益、具体利益。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实践教学

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题目: 读《“东突厥斯坦”分裂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有感小组 代 表人:

院系专业班级:

联 系电 话:

指 导教 师:

填 表日 期:

3《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组制

20xx年2月26日

填写说明

正文:

读《“东突厥斯坦”分裂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有感

伴随着新疆地方史的学习,我们对新疆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我们对新疆“东突”的由来和发展及对“东突”祖国造成的危害感兴趣,于是我们从网上搜到《“东突厥斯坦”的由来和发展》这本书,并从搜集了一些资料,阅读完后,现在我谈一谈我们的感受。

从历史来看,新疆等地一直受到外来势力干扰,并发生多次暴乱,如阿古柏叛乱、妥明叛乱,以及1918年的库车暴动。特别是苏俄对新疆的策反,加剧了新疆的紧张形势。尤其是西突厥斯坦的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苏联意图将新疆 “外蒙古化”,建立一个脱离中国的、为苏联控制的独立地区,或者一个像外蒙古那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30、40年代,苏联多次试图吞并新疆地区,将其改为“东突厥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所以新疆分裂问题自古就有,特别是东突厥斯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那惨痛的“七五事件”,历历在目。

在新疆和平解放以后,我们共同努力,努力的发展经济建设,对新疆也是加大力度搞开发。新疆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形势整体是好的。但是“东突”势力并不甘心失败,他们违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愿望,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这让爱国人士无比的心痛,那些记忆我们很难忘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东突”分裂组织逐渐从地下转为公开,并开始朝着国际化趋势发展。近年来,“东突”分裂组织更是明确推行国际化的策略:扩大在中亚、西亚等**国家的政治影响和生存空间,淡化分裂活动的民族宗教色彩,而是将所谓民族宗教问题与人权问

题挂钩,把分裂活动提升为“民族解放运动”,以争取西方大国的支持。为此,分裂组织的头目频繁与西方大国接触,并连年在西方国家举行的听证会上作证,到处举办“东突厥斯坦问题”国际研讨会、展览会,并不断组织**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因特网等现代通讯传媒的作用,扩大影响。

一些“东突”组织公开宣扬要通过恐怖暴力手段达到分裂目的。在警方查获的“东突**党”、“东突反对党”等组织的纲领中明确提出,要“走武装斗争道路”、“在人口集中的地区制造各种恐怖活动”。他们编印的小册子《我们的独立是否有希望》毫不掩饰地宣称要不惜代价在幼儿园、医院、学校等场所制造恐怖气氛。“东突”恐怖势力策划实施了一系列血腥的恐怖事件,留下了一篇篇血淋淋的记录。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东突”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反华势力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纵容和支持,对新疆的民族分裂活动无疑是推波助澜。在这些国家的支持下,分裂组织创办了多种刊物,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攻击中国的民族政策。目前境外“东突”分裂组织立足中亚这一前沿阵地,对新疆进行渗透:设立出版机构,出版煽动独立的书刊和音像制品;建立电台,使用**尔语、哈萨克语和乌兹别克语进行广播,大肆进行分裂宣传;召开各种名目的国际研讨会、举办展览和发表**,为新**立摇旗呐喊,寻求国际反华势力支持;还不断派遣骨干分子入境,加强对境内“东突”分裂组织的扶持和领导;拉拢、收买、策反我驻外人员和出国探亲、朝圣、留学人员,进行情报搜集和颠覆活动;用金钱收买新疆中上层人士,扩大分裂势力;利用宗教进行分裂宣传,煽动宗教狂热,最终目的就是进一步发展扩大“东突”分裂运动。

事实上“东突”分裂组织已经逐步成为“东突”恐怖组织,不但得到了臭名昭著的拉登领导的“**”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拉登恐怖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数年前,“东突”恐怖组织就得到了拉登在经费、物资上的大力支持。1999年初,拉登会见了“东突厥斯坦**运动”头目艾山•买合苏木,在许诺提供资金援助的同时,要求其“一切行动与**协调”。20xx年2月,拉登及**高层人士在坎大哈与“东突”分裂组织达成协议,帮助其训练骨干成员,并承诺负

担20xx年的活动经费。此外**、“**”和“乌兹别克斯坦**解放运动”还向“东突”分裂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

还有“七五”事件中,那段惨痛的历史,好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杀害,父母失去孩子,妻子失去丈夫,无数的商店被砸,无数的公交车被烧,那一幕幕惨痛的历史,是我们对东突分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东突的本质已大白于天下,这样反动势力妄图分裂新疆,他的阴谋必将受到全国人民反对,全国人民的唾弃。我相信,这样的小势力是万不能影响新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大好局面。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外敌及国内的分裂势力,保卫祖国人人有责。想一想卡扎菲的后果,国家的稳定要靠外来势力,多么悲哀哎。希冀:中国强大!

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对“东突”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虽然他们在前进,但是我们相信,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才能和平先进的发展。那些妄图分裂中国的不法分子妄图阻挡中国前进的足迹,他们必将被历史摇摇的甩在后面,我想:东突分子在若干年后,必将被历史所掩盖。相信新疆的明天更美好。

新疆“三史”知识200题

1.据考古学考证,新疆地区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距今1万年以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南)设臵了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3.中外考古学家迄今在新疆发现的最古老的一处人类活动遗迹是和布克赛尔县和什托洛盖骆驼石高台。

4.汉武帝派李广利远征大宛城,当今大概位臵在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

5.秦汉之际,生活在天山北部的主要是塞人、羌人、大月氏、乌孙人。

6.《汉书〃西域传》所谓西域三十六国的居民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

7.西汉统一西域之前,西域大部分区域处在匈奴的统一之下。

8.汉代匈奴控制西域时设臵了僮仆都尉,专门管理当地事务。

9.公元前138年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10.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观意义没达到,客观意义是密切了两地的政治、经济联系;扩大了西汉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影响;加深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了解。

11.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败匈奴之后,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臵的河西四郡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12.汉朝将解忧公主、细君公主两位公主远嫁乌孙,以加强联系。

13.公元109年,西汉赵破奴将军攻破楼兰、姑师(今吐鲁番)等西域重镇。

14.西汉的首位西域都护是郑吉。

15.东汉初年,政府在西域伊吾设臵了宜禾校尉管理西域。

16.为恢复东汉对西域的统治,班超贡献最大。

17.班超在公元97年派遣甘英等人出使大秦。

18.继西域都护之后,东汉设臵了西域长史为统治西域的最高机构。

19.班勇撰写的关于西域的著作的名称是《西域见闻录》。

20.曹魏时期,在西域设臵了戊已校尉机构。

21.公元6世纪左右,当时西域唯一的**政权是高昌麴氏王朝。

22.六世纪兴起的突厥汗国公元583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23.隋朝的裴矩撰写的关于西域的著作是《西域图记》。

24.唐代,西域诸国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5.640年唐朝在西域设臵管理西域的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在现今的吉木萨尔县。

26.唐代的安西四镇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四镇。

27.唐代先后下嫁回鹘可汗的三位公主是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诸公主。

28.迫使唐朝放弃安西四镇的当时是吐蕃民族。

29.702年武则天在为加强对北天山的管辖,设立了北庭都护府机构。

30.唐朝的十部乐中,三部西域乐是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

31.公元751年唐朝和**之间发生的战争是怛逻斯之战。

32.公元646年回纥部落在吐迷度可汗的领导下部落联盟开始形成。

33.唐朝册封的怀仁可汗是骨力裴罗。

34.公元788年回纥上书唐朝取名回鹘,其意是“轻捷如鹘”。

35.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分裂,除了南迁入中原的,西迁的一部分建立的政权是甘州回鹘政权。

36.公元10世纪初,喀喇汗王朝萨克图〃布拉格汗率部众皈依了**教。

37.公元1063年宋朝册封喀喇汗王朝为归忠保顺垢鳞黑汗王封号。

38.公元1131年契丹贵族耶律大石占据巴拉沙衮建立西辽政权。

39.公元1690年康熙皇帝在乌兰布通击败噶尔丹。

40.清朝在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管理新疆的军政事务。

41.清朝从东北集体调防新疆的少数民族是锡伯族和达斡尔族。

42.带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的英雄是渥巴锡。

43.公元1847年“七和卓之乱”由中亚浩罕国操纵。

44.公元1867年浩罕军官阿古柏建立的分裂祖国的政权是哲德沙尔国。

45.左宗棠西征时,直接指挥清军大败阿古柏的英雄是刘锦棠。

46.通过《中俄伊犁条约》清朝政府收回伊犁。

47.1884年11月新疆建省。

48.新疆首任巡抚是刘锦棠。

49.革命党人在新疆策动伊犁起义成功的时间是1912年1月7日。

50.以“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治理新疆的统治者是杨增新。

51.1936年盛世才推行的六大政策是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

52.分别通电起义,宣布新疆和平解放的日期和军政领导是1949年9月

25、26日,有陶峙岳和包尓汉。

5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哪些内容?

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无优劣之分,一律平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基本观点。

54、新疆有多少个跨国民族?

9个,即**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55、什么是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民族之间的关系或矛盾问题。

56、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并贯穿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

5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8、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石是什么?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59、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民族团结

60、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6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62、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时候、由谁在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胡锦涛,于20xx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提出的。

63、我们党把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概括为什么?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64、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65、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多少个自治区和多少个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 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

66、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民族工作全局的第一个决定是什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67、1993年,新疆**尔自治区政府关于语言文字颁布了什么条例? 《新疆**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68、《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是什么时间制定的? 20xx年6月

69、新疆第一次少数民族运动会召开的时间? 1985年

70、哪一年国家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国家法定活动? 20xx年

71、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多少? 30% 7

2、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 在内蒙古

73、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在什么时间建立的? 1947年 7

4、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什么文件中被正式确定? 《共同纲领》

75、新疆**尔自治区什么时间成立? 1955年9月30日

76、目前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地方? 155个

7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是什么时间颁布的? 1952年

78、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了哪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的时间?修订的时间?

颁布时间:1984年5月1日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订20xx年2月28日

80、我国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是什么? 《实施若干规定》

81、我国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是什么时间颁布的? 20xx年

8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83、在新疆已经建立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的数量分别是? 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自治乡

84、国家通过实施哪些工程和计划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 实施“新疆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特培工程”、“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及公派少数民族留学生等,对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

85、全国5个自治区和一些自治州制定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中将当地少数民族公民的法定婚龄修改为多少? 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8

6、“对口援疆政策”是在那一年提出的? 1996年

87、“西新工程”是哪一年启动的? 20xx年9月

88、南疆地区是在那一年开始实施抗震安居房的? 20xx年

89、“东风工程”是哪一年实施的? 20xx年1月1日

90、“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哪一年启动的? 1998年

91、新疆**尔族的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称的经典套曲是什么? 十二木卡姆艺术

92、“**”是指什么?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9

3、分裂与**的斗争是不是民族问题?

不是,而是各族人民与一小撮民族分裂势力的政治斗争。

9

4、发生在**的“3•14”事件和乌鲁木齐的“7•5”事件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95、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破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96、汉朝活动在新疆的古代民族有哪些? 塞人、羌人、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 9

7、隋唐时期在新疆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三个民族是? 突厥、吐蕃、回鹘

98、清代从其他省迁入新疆的民族有哪些? 满族、达斡尔族、**、锡伯族 9

9、清代从国外迁来的民族有哪些? 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100、目前,在新疆人口位于前三位的民族是哪几个民族? **尔族、汉族、哈萨克族 10

1、《突厥语大辞典》的作者是谁? 马赫穆德•喀什噶里 10

2、清末新疆形成了13个民族共居的局面,他们是?

**尔族、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满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10

3、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之一的古龟兹人是? 鸠摩罗什

10

4、元代著名**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著作是? 《农桑衣食撮要》

10

5、《大唐西域记》是谁写的 唐朝的玄奘

10

6、1864年中俄签订的什么条约,使得我国丧失了44万平方公里国土?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0

7、首先使用“丝绸之路”一词的人是谁?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10

8、哈萨克族最喜欢的乐器是? 冬不拉

10

9、列举三项哈萨克族最重要节日? 古尔邦节、肉孜节、纳吾热孜节

110、蒙古族人民最重要的节庆是什么? 那达慕大会

1

11、达瓦孜是那一个民族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 **尔族 1

12、我国唯一操斯拉夫语系伊朗语族的民族是? 塔吉克族

1

13、《福乐智慧》作者是谁?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1

14、《玛依拉》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哈萨克族

1

15、著名的尼雅遗址属于现今哪个县境内 答案:民丰县

1

16、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说,宗教就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通俗地说,宗教就是幻想的产物,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

1

17、中国宗教具有的特征是什么?

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1

18、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涵十分丰富。基本内容有: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是什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

120、当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该如何处理? 宗教教法应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法律。

1

21、宗教极端势力具有的极大的危害性何在?

首先,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其次,制造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再次,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后,毒化宗教氛围,损毁宗教形象和声誉。

1

2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切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1

2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主要实践层面有哪些?

第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相适应。第二,积极引导宗教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第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第四,积极引导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1

24、外来宗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新疆是在什么时候? 公元前4世纪左右

1

25、历史上,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三阶段是佛教与**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四阶段是以**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1

26、**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的时间是? 公元16世纪初

1

27、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什么? 祆教

1

28、**教传入新疆的两个重要标志是什么? 阿图什大**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教 1

29、“大小和卓”之乱的时间? 公元1757年

130、新疆现有宗教有哪些?

**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1

31、在新疆,信仰**教的民族有哪些?

**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1

32、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种宗教? **教。

1

33、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什么?

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而不是去干涉宗教的内部的事务。

1

3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

35、1988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哪些规章和法规以加强宗教法规建设? 《新疆**尔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暂行规定》、《新疆**尔自治区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暂行条例》、《新疆**尔自治区宗教活动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自治区人大颁布实施的《新疆**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1

36、“双五好”是指什么? 五好宗教人士和五好宗教活动场所。

1

37、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教为主、多教并存”。

1

38、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要使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1

39、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新疆的宗教面貌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化?

一是宗教摆脱了境外势力的控制,成为我区广大信教群众和爱国宗教团体自办的事业,爱国宗教组织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二是废除了宗教剥削压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宗教作为剥削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利用工具的作用,宗教成为广大公民自主选择的个人私事,人们有了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三是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把爱国爱教统一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做贡献。四是宗教事务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五是宗教思想发生了诸多变化,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140、《新疆**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实施的时间? 1994年10月1日。

1

41、《新疆**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的“宗教教职人员”是什么?

宗教教职人员是指担任一定宗教职务并履行职责的信教公民。

1

42、《新疆**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的“宗教活动场所”是什么?

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教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寺、寺院、教堂、宫观及其他固定处所。

1

43、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地区流行的原始宗教的最高宗教形式是什么? 萨满教

1

44、列举三种**教传入新疆前的,新疆主要宗教? 佛教、祆(音xian)教、道教、摩尼教、景教 1

45、古代罗布人死后一般有哪两种植物陪葬? **和小麦

1

46、小河墓地的“太阳氏族”发掘,表明他们崇拜什么动物? 牛

1

47、流行于古代新疆的袄教来源于什么地方? 古代的波斯

1

48、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乔达摩.悉达多 1

49、佛教首先传入新疆的什么地方? 和田地区

150、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十六字要诀是?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

51、清朝政府对宗教的政策是?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教分离政策。

1

52、叶尔羌官员控告阿奇木伯克时,乾隆皇帝明确提出?

“阿訇不得干预”,政府一切事物只能由阿奇木伯克处理。

1

53、实行宗教民主制度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1958年

1

54、新疆历史上第一座**寺建在什么地方? 阿图什

1

55、喀喇汗王朝第一个接受**教的王室成员是? 萨图克.布拉格汗

1

56、景教何时传入新疆的? 公元6世纪

1

57、宗教极端势力和宗教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前者是政治问题,后者是宗教问题。

1

58、清政府禁止**“习念黑经”什么意思? 指《古兰经》等正式经典以外的。

1

59、新疆的**教派主要有哪些? 逊尼派、什叶派和苏菲派 160、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体做了哪几项工作? ⑴加强了宗教法制建设。

⑵建立健全了四级宗教事务管理网络。

⑶加强了统战宗教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⑷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

⑸依法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

⑹ 依法加强了对宗教活动的管理。

16

1、我党宗教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是全面正确的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16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一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二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三是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有机结合。

16

3、在新疆建立古西辽政权的当时是什么民族? 建立西辽政权的是契丹人。

16

4、西域屯田始于什么时期? 西域屯田始于西汉时期

16

5、民族团结教育月是那一年开始的? 1983年

16

6、新疆有多少世居民族? 13个

16

7、马克思主义“五观”是指什么?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16

8、“四个认同”指什么?

对国家、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6

9、“三爱”指的是什么? 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

1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什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7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什么? 社会主义荣辱观 17

2、什么是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17

3、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7

4、四有新人的四有是指哪四有?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7

5、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属人性、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 17

6、我们反对的“双泛”思潮是什么? 泛**主义,泛突厥主义。

17

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哪个朝代? 夏朝。

17

8、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国家是哪个朝代?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国家。

17

9、国家结构有哪几种形式?我国属于哪一种?

国家结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单一制与复合制。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

180、在当代中国,民族团结具体是指什么?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和睦相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团结奋斗 18

1、什么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党的民族政策

18

2、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石是什么? 坚持民族平等

18

3、“两个离不开”思想第一次在什么时间提出的?

在1981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的通知中提出的 18

4、什么是“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

5、“三个离不开”思想是什么时间、是谁提出的? 是1998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提出的 18

6、什么是三区革命?

三区革命是在国内外形势影响下,在苏联的支持和进步知识分子领导下的新疆各族人民反对盛世才和**反动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18

7、国家为了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和信息工作的健康发展,研发出了哪些软件,使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

“博格达维哈柯文排版系统”、“锡伯文、满文文字处理和轻印刷系统”、“新疆20xx多文种图文排版系统”、“**文及多文种排版系统”。

18

8、在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

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8

9、我国现阶段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矛盾? 是人民内部矛盾。

190、目前我区有那几个民族的自治州?

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回等4各民族的5个自治州。

19

1、《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是什么时间开始实施的?

20xx年2月1日

19

2、新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由来是什么? 1982年11月10日至15日,自治区在全国率先隆重召开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一致通过大会倡议,建议将每年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根据这个倡议,自治区党委决定从1983年起,在全区开展以每年5月为集中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进一步提高各族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增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1983年4月28日,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全区开展1983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同日,自治区暨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动员大会,自治区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正式启动。

19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七个方面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以及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和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9

4、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五项:第一,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第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第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第五,依法纳税。

19

5、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

6、我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题和特征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19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9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0、我国的国体是什么?我国的政体形式是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中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形式。

学习新疆三史心得体会

时间在指尖跳荡,转眼间将我带到了战火纷飞的楼兰古城。是谁,手持戈戟在为新疆而战,又是谁,淋漓的鲜血,为了民族的荣誉而战。多少年的血雨腥风,多少次的刀剑相交,不灭的是新疆民族精神,不熄的是中国历代王朝与新疆民族地深切友情!新疆,祖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古至今,恒古不变。谁也撼动不了,谁也改变不了。

从公元前60年到公元20xx年,从西域都护府到新疆人民政府,从匈奴帝国到新疆**尔自治区,从13个民则大杂居到55个民族小聚居,从一条古丝绸之路到8个国际通商口岸,从不可能变为可能„„新疆人民在为人民生活奋斗,新疆人民在为国际和平尽力!

纵观新疆地方史,是一个灿烂而且神秘的足迹。它记录着新疆人民的历史进程。在这片广阔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由古老的塞人、月氏、乌孙、羌人、**及匈奴人等各大小部落。他们在战争中成长,在和平中发展。是他们建立了古老的西域。随着中原地带对新疆的发展与管辖,历代皇帝在新疆特派使者设立军事机构及驻军。他们认为,只要控制新疆的治安就能保证天下的苍生,就能维护边疆的稳定。至今,我国任然将保卫新疆的安全稳定作为首要问题,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就是维护民族的发展,就是国家前进的前提,所以,新疆不容任何分裂势力的干扰,新疆肩负着和平事业的重担。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性决定着民族的多样性。也就是决定了新疆民族的多样性及复杂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疆已经是主要由**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及蒙古族等十三个常住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个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的广阔地域,却凝聚着五千年辉煌的文化。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公共为了新疆的明天努力着,为了世界的文化努力着。因为这里没有民族的界限,没有歧视更没有纠纷,新疆,一片欣欣向荣。

就当前新疆的发展状况而言,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见到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帮助的实例。“好心的**尔族的哥见义勇为”“善良的新疆姑娘为少数民族青年无偿捐献肾脏”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你是从外地来的,那你更会被新疆人的热情所感染。听“欢迎你来我们新疆!”热情的**尔族大叔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看,好客的哈萨克大妈端上了热腾腾的奶茶。感动从心底交融,热情在指尖迸发,弹起手鼓唱起歌,新疆人民欢迎您的到来!

民族团结,就像和谐的纽带,将少数民族同汉族紧紧绑住;

民族团结,就向厚重的车轮,推动着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稳步发展;

民族团结,就像奥林匹克圣火,在世界的每一个民族心中传扬。

全新疆的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拥护我国民族政策,维护祖国统一。

揭开神秘的面纱,大漠的孤烟连通着天地。四周一片荒芜。远方传来一阵舒缓的驼铃声,楼兰古城那神秘的钟声载着历史厚重的车轮向前,蹒跚而行。古兰经的奥义孕育着信仰**的圣徒们在新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成长。是宗教教会他们待人,是宗教哺育他们思维。

早在隋唐时期,新疆人民就已经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形式。其中以**教最为广泛。人民在宗教的教诲下进行着和睦的发展,没有暴力和背叛。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新疆后,党中央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根据其深远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特制定出了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其中以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独立自主自办的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策,以及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团结教育的政策等等。这些政策为新疆少数民族团结一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新疆三史,我相信,新疆人民一定会为民族团结事业发扬下去。我们一定会为世界民族团结事业做榜样。

对新疆三史的学习,教会了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把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同推进现代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同西部大开发结合在一起同新疆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

喀纳斯的湖水映着晚霞泛着瑕光,塔里木湖在沙漠中流淌,广阔无边的新疆;风雨磨砺的新疆,神秘玄奇的新疆,热情好客的新疆,载歌载舞的新疆,不可分割的新疆。谁也拉不开新疆同祖国的臂膀,谁也擦不去新疆同祖国的历史,历史在流长,新疆在成长。

新疆人民爱好和平,新疆人民团结一心,祝新疆人民成为全国人民民族团结的丰碑!为世界人民做出自己伟大的贡献

新疆“三史”

新疆三史是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新疆,古称西域,意思是中国西部的疆域,这一名称自汉代出现于我国史籍,一直沿用到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改称新疆。

新疆位居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十分频繁的民族迁徒和交往,导致了新疆古代居民错综复杂的种系族属和民族关系。

西域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

很早以前,我国的丝及丝织品便中经西域远销南亚和欧洲,古希腊人称中国为“丝国”。沿此以往,这条横贯东西的贸易通道被后人统谓作“丝绸之路”。

我国古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真实具体记载当始自汉代,同样也在汉代,中央政府在西域各地开始设臵地方政府机构,所以,自汉代以后,西域便已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张骞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区对西域的了解,密切了两地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不久,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军霍去病大败驻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汉朝在此臵武威、酒泉两郡(后改为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从而切断了匈奴同氐、羌诸部的联系。尔后汉朝同乌孙的联盟使匈奴在西域更显孤立,公元前109年,汉军将领赵破奴等率部西征攻破楼兰、姑师等西域重镇。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翌年,汉朝在西域的轮台、渠犁等地驻兵屯田,并臵

1 使者校尉统领之。使者校尉是汉朝政府设在西域的最早的地方官员。

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们统一多民族伟大祖国的组成部分西域的手工业,如陶器制造,毛纺织品,玉石制造业技术工艺俱有相当高的水平。汉代新疆广泛流行汉朝的五铢钱,和田马钱以及安息银币等说明了该地区蓬勃发展的商业水平。

现有的石窟壁画和大量的汉文记载都说明当时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并给内地很大影响。汉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西域同中原地区的关系。

1206年,蒙古汗国建立,1271年改国号为元。蒙元时期西域大部分地区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明代,西域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元、明两代,西域各族人民为保卫和开拓祖国边疆、繁荣西域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清代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18世纪中叶,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和大、小和卓的叛乱,统一了新疆,并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这对于我国西北疆域的最后界定,新疆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格局的形成,以及新疆各民族之间、新疆与中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71年,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

乾隆二十四年(1759)后,改称西域为“新疆”或“西域新疆”,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各地臵官立府,行使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治理。新疆与内地的军政体制基本一致,国家的统一局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一次**战争以后,大清王朝日益衰弱,中国领土**遭到帝国主义的践踏。位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更深受沙俄侵

2 吞之害。沙皇俄国在完成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之后,开始蚕食侵占我国领土。1860年到1851年前,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订》和《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由于清朝衰落,就连毗邻新疆的浩罕小国都有伺机吞并我国领土的野心。一些反动和卓打着“圣战”的旗号,攻城掠地,无恶不作,给新疆人民带来沉着灾难。沙俄又借口伊犁农民起义和阿古柏势力威胁到俄国安全,打着保护和代守的旗号,公然出兵占领伊犁。新疆面临为外国瓜分侵占的危险。

清政府在经过一场所谓“海防和塞防密瓜”的争论之后,西北防务生新得到清统治者的关注和重视。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受令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清军入疆顺应历史潮流,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至光绪三年底,清军已陆续收复到天山南部诸地,阿古柏的侵略政权覆没。

光绪七年二月,清政府使臣曾纪泽(曾国藩之子)经过与沙俄艰苦的谈判,几经周折,双方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条约议定次年沙俄军队撤出伊犁,中国以赔款和允许俄商在新疆贸易不纳税,俄国在嘉峪关和吐鲁番设领事作为代价。1882年,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发布新疆建省上谕,刘锦棠被任命为首任新疆巡抚。将迪化直隶州升为府,新疆军政中心由伊犁移到乌鲁木齐。实行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性行政管理体制到单一郡县制的转换,使新疆行政建臵与内地趋于一致。

1949年,人民**已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政权土崩瓦解。1949年秋,党中央派遣邓力群到伊犁与三区革命政府联系,三区革命政府涌跃响应。1949年9月,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分别通电起义,新

3 疆宣告和平解放。接着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1949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疆**尔自治区的成立即是这一政策具体实施的结果。为了加快新疆的发展,在世纪之交,我国政府又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会彻底改变新疆落后的社会状况,新型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将不断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新疆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坚定不移地与分裂主义势力进行斗争是新疆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

沙湾县园林处新疆“三史”理论测试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新疆三史具体指 、。

2、新疆**尔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 年 月 日。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 。

5、第一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时间”是 。

6、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

7、我们通常所说的“**”指 、。

8、在新疆,我们大力提倡的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

指 、。

9、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

10、新疆正式隶属于中国版图的时间是 ,标志是 。

11、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年 月 日。

12、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 ,蒙古族的 和柯尔克孜族的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新疆除东南联接甘肃、青海,南部联接**外, 从东北至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八国接壤,边境线长 公里,是中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

A、5600 B、4600 C、5000

2、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 年,西汉中央政府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是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西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80年 B、70年 C、60年 D、50年

3、东汉相继镇守西域的父子将军是 。

A、司马迁父子 B、窦固父子 C、班超父子 D、张骞父子

4、公元七世纪,被包括西域在内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 可汗”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5、年,清朝政府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伊犁将军是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权限之大,统辖地域之广,在当时全国驻防将军中首屈一指。 广西的灵渠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 利工程的是 。

A、二道桥大巴扎 B、坎儿井 C、楼兰古城

8、1939年9月,前往莫斯科途经迪化的党中央领导同志是 。

A、毛泽东 B、张闻天 C、周恩来 D、刘少奇

9、1941年,被盛世才杀害牺牲在新疆的主要中共党员有 。

A、方志敏、瞿秋白、陈延年、蔡和森 B、夏明翰、陈乔年、恽代英、彭湃

C、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 D、李大钊、项英、陈延年、恽代英

10、中国人民**进军新疆的时间是 。

A、1949年8月; B、1949年9月; C、1949年10月;

11、率领人民**进军新疆的一兵团司令员是 。

A、彭德怀 B、王震 C、许兴达 D、徐立清

12、新疆和平解放时新疆省临时人民政府主席是 。

A、王震 B、陶峙岳 C、包尔汉 D、赛福鼎

13、1949年12月17日,新疆军区成立,中央军委任命谁担任新疆军区首任司令员 。

A、彭德怀 B、王震 C、陶峙岳 D、徐立清

14、中国共产党新疆省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于 。

A、1949年12月; B、1950年2月; C、1950年5月; D、1950年12月;

1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于 。

A、1777年 B、1762年 C、1768年 D、1770年

6、1875年5月,清政府任命 为钦差大臣,总统收复新疆。前敌指挥是刘锦棠。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刘锦棠 D、白彦虎

7、在以下古迹中,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与四川的都江堰、A、1950年10月 B、1952年10月 C、1954年10月 D、1956年10月

16、新疆**尔自治区成立于 。

A、1953年10月 B、1954年10月 C、1955年10月 D、1956年10月

17、新疆**尔自治区首任主席是 。

A、包尔汉·沙赫德拉;B、赛福鼎•艾则孜; C、司马义•艾买提; D、铁木尔•达瓦买提

18、1965年10月,为了永久纪念1962年10月在中印边境 西段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 县烈士陵园安放着舍身滚雷的战斗英雄罗光燮,爆破英雄王忠殿和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三位烈士的遗骨及其他八名烈士遗骨。

A、疏勒县B、塔城 C、叶城县D、乌鲁木齐市

19、大型**尔族古典音乐套曲 ,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现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十二木卡姆 B、麦西来甫 C、阿肯弹唱

20、我国第一座以反映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与成就为主题的博物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馆时间是 。

A、1988 B、1992 C、1993 D、1995

21、周总理纪念碑座落在石河子市石总场北泉镇, 年周总理在此接见上海支边青年。

A、1964 B、1965 C、1966 D、1967

22、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建于 年。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23、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 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博物馆题写的。

A、朱德 B、董必武 C、陈云

24、至清末,新疆已经生活着**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塔吉克、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 个主要民族。

A、12 B、13 C、14 D、15

25、在**尔族以外的新疆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成立了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等4个民族的 个自治州,以及哈萨克、回、蒙古、塔吉克、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还有43个民族乡。新疆是全国唯一的三级(区、州、县)自治地方俱全的自治区。

A、3 B、4 C、5 D、6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我国有哪五大民族自治区?

2、宗教问题有哪些特点?

3、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民族关系的主题是什么?

4、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

5、加强宗教管理的方针是什么?1 、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2 、1955年 10月 1日

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6 宗教信仰自由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 8 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9共同繁荣

10、公元前 60 年, 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行使对西域的管辖,

11、:1949年9月10日 12 《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

二1A 2c 3 c 4 c 5 c 6 b 7 b 8 c 9 c 10 c 11 b 12 c 13 a 14 c 15 c 16 c 17 b 18 c 19 a 20 d 21 b 22 b 23 a 24 b 25 c 1 **自治区、新疆**尔自治区、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 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 3 3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题。

4非法宗教活动,就是以宗教极端面目出现,煽动宗教狂热, 宣扬所谓“圣战”,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和睦,颠覆国家政权,破坏祖国统一,以实现所谓“新**立”为政治目的。

沙湾一中“新疆‘三史’”测试卷 姓名: 学科组: 分数: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判断题。(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新疆**尔自治区成立于1954年10月30日。 ( )

2、新疆**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实施于1993年。( )

3、1884年11月新疆正式建省。 ( )

4、佛教首先传入新疆的和田地区。 ( )

5、北庭都护府设立于公元640年,今在新疆吉木萨尔县。( )

二、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北庭都护府由( )设立。

A:武则天 B:李世民 C: 李隆基 D:李显

2、安西都护府公元( )设立。

A: 702年 B:741年 C:640年 D:654年

3、北庭西大寺建于公元( )年。

A: 702年 B:640年 C:741年 D:654年

4、新疆**尔自治区成立时间( )。

A:1993年 B: 1955年 C:1884年 D: 1994年

5、流行于古代新疆的袄教来源于( )。

A: 道教 B: 摩尼教 C:景教 D: 古代的波斯

6、吉木萨尔县( )得名。

A:1954年2月 B:1955年2月 C1958年5月D1958年5月

7、吉木萨尔县( )隶属于昌吉州。

A:1954年2月 B:958年2月 C1958年5月 D:1954年5月

8、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地区流行的原始宗教的最高宗教形式是( )。

A:萨满教 B:佛教 C:道教 D:景教

9、南疆地区是在( )开始实施抗震安居房的。

A:20xx年 B:20xx年 C:20xx年 D:20xx年

10、新疆地区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宗教。

A:佛教 B:基督教 C:**教 D:道教

四、简答题(共40分)

1、新疆“三史”指什么?(6分)

2、我国有哪几个民族自治区?(5分)

3、我国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14分)

4、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11分)沙湾一中“新疆‘三史’”测试卷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 ----5 A C A B D 6----10 A C A C C

三、简答题 新疆“三史”是指 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尔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自治区 **藏族自治区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法律、条例、规章的宗教活动。如⑴强迫他人信教或参与宗教活动,对党员、干部和不信教的群众进行威胁、歧视、排挤、孤立压制和打击。⑵强迫他人封斋或以斋戒为借口干涉群众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社会活动,强迫妇女进寺礼拜和戴面纱。⑶私办经文学校、经文班(点)、私带塔里甫。⑷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以给未领结婚证者念“尼卡”、念“三个塔拉克”就结婚离婚等方式干预婚姻。⑸利用宗教干预遗产分配,宣扬不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言论。⑹非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组织朝觐活动。⑺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改建、扩建宗教活动场所

学习新疆四史发声亮剑表态发言

近期,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新疆四史。通过学习,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了**的真实面目和严重危害,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职责。教育系统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在教育系统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对于抵御和防范渗透,打赢意识形态领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安全,意义十分重大。在此,我作为受党培养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庄严承诺: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忠诚担当的人民教师,坚定坚决地向**和两面人宣战。作为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我将按照中央治疆方略和自治区党委总目标组合拳工作要求,聚焦总目标,落实总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一岗双责意识,扎实深入开展好集中学习教育,切实落实和学习相关知识。

新疆自古就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认识新疆四史,旗帜鲜明地批判双泛等错误思潮,揭露**利用历史问题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险恶用心,深挖错误思潮的根子,肃清错误思潮流毒,增强五个认同,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我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认识新疆的现状,辩证分析新疆的维稳形势,是挑战,更是机遇。狭路相逢勇者胜,不退缩不回避,充分把握新疆面临的历史机遇,把党中央的关怀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不懈动力。

**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社会和谐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社会稳定关系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每个人都要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坚决向“**”宣战,与“**”作坚决斗争,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冲在前、作表率,团结各族群众,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才能促进各民族同舟共济。

新疆 表态发言(共20篇)

新人发言稿(共13篇)

新疆教师 表态发言(共4篇)

新队员入队发言稿(共13篇)

鼎城四讲四比专题讨论发言稿(共13篇)

  • 热门专题
  • 相关内容
  • 08-23新疆四史发言稿

    新疆四史发声亮剑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 08-2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二次集体学习交流发言稿: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二次集体学习交流发言稿: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习总书记关于井冈山精神的四句论述,即: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也是全省“两学一做”学习...

  • 08-22集团董事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稿

    集团董事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发言稿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高度重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此作为促进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总的考虑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党组带头、以上率...

  • 08-22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

  • 08-22发言稿写作

    发言稿的写作演讲稿的写作演讲技巧之演讲稿的写作第一节演讲稿概述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

  • 网站地图 - TAG
  • Copyright @ www.sucaiall.com 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22567号
  • 免责声明:素材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