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 发布时间:2022-08-14 16:41:46   浏览: 次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其本质上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人的发展要经历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这些观点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在我国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人性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够引导我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理解人性,从而找到解决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的方法,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类本质;社会本质;个体本质;三形态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xx)05 — 0005 — 0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横向分析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分析人的本质的时候,是以作为个体的人为对象的。它认为,个体的人在其本质上是类本质、社会本质、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

所谓人的类本质,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其他物质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由自主的活动,即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类本质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而动物并没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1〕

人的社会本质指的是人的社会性,即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从他出生开始就注定要和世界上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总避免不了和其他人打交道。可以说,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和他人的交往中延续下去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他还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关于人的个体本质,要从几方面去把握:

首先,人的个体本质表现在人的自然属性上。人虽然有其类本质和社会本质,但人同时也表现出自然属性,即人的动物性。人和动物一样,有身体、生理等方面的需要。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说:“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了。”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人具有动物的基本属性,认为人除了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以外,人与动物是一样的;

其次,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就意味着人就有差异性,而人的差异性首先就表现在身体的等客观条件的不同上。人的动物属性决定了人有先天遗传的因素存在,因此,个体的人在其自然属性上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第三,个体的差异性还因其社会属性而存在。除了先天的自然属性存在差异以外,人的本质还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也会对人的属性造成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人的个体本质除了应该把握人的自然属性以外,还要注意人的本质属性的差异性。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划分的著名理论“五形态说”在全世界影响很大,至今仍被大多数人认可。关于“五形态说”究竟是谁提出的,在思想界有很大的纷争。据有的学者考证,“五形态说”最早的提出者应该是列宁和斯大林。

“五形态说”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把社会发展的规律机械固定了,没有看到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使得这一发展规律与一些国家实际的发展道路并不符合。但是,它对社会思潮发展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马克思真正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是“三形态说”,但是“三形态说”从一定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和“五形态说”相吻合的。

所谓的“五形态说”就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三形态说”是按照人与外界的关系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对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自由个性阶段。

马克思说:“人的依赖性(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3〕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第一阶段“人的依赖性的”的论点。

所谓人的依赖性,其实指的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人的发展受控于自然,人的需要依赖于自然。作为活动的主体的人,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尚未分离,人完全受控于社会,人与人之间是明显的依赖性,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屈服于、依附于社会既有的等级和特权。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指的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这三种社会形态中,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是被忽视的,人与人之间依靠关系纽带相互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而人的创造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论述。

这一阶段与“五形态说”中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一致的。资本主义阶段也就是市场经济时期。在这一阶段里,社会生产以大工业化生产为主,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人不再依赖屈从于自然,而是成为自然的政府者、统治者。个人真正摆脱了完全受制于社会、受制于人身依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把人从天然的血缘依附关系以及形形色色的等级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但是,在这一阶段里也应该看到人格受限制的一面:首先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使得工人的工作变得机械化,甚至这种生产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理论,马克思说:“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也就是说,所谓的异化劳动就是人创造产品,却不是为了享受它,反而要受到它的限制;人参与实践不是为了实现自我,而是一种纯粹为了维持生活的、机械的活动。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是这样论述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自由个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够很好发挥,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分别从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历史的人的角度分析了人的本质、性格特征等问题,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都对人性有了全面的把握和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正在渐渐衰落,而新的文化大厦还没有建构起来。人们的价值观还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个人主义的膨胀、责任意识的淡薄,人性压抑,以及一些诸如**、**等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启发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看作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首先就告诉我们要重视人性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要全面考虑人的性格特征,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

只看到人的类本质的话,容易造成人类中心主义,从而破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我们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认为人就是世界的主人,人只要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有一句著名的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就来自于这种认识,而它带给我们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充分说明了这种认识的片面性。

片面强调人的社会本质会造成人的依附关系越来越强,而人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考虑的是关系、人情,从而使得**现象、**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而过分强调人的个体本质会走向极端个人主义,从而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个体本质强调个体的差异性,重视个体的个性发展。片面强调个体本质而忽视其他本质的话,人们的责任意识会越来越淡薄,道德规范也将受到挑战,社会不再有主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我们在认识人的本质的时候,就应该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特性。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的创造力和开拓能力,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大胆探索宇宙间的秘密和规律。也要充分认识到自然的客观规律,承认人的有限性,科学地进行实践活动,在平衡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

既要意识到人是社会存在物,学会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认真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接受社会的主流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把自己当成社会的一个分子,努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也要看到个体本身的发展需要,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鼓励个体追求恰当的自身需求,使人性得到充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重视个体差异性,在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从而做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同的和谐发展。

另外,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理论也能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马克思的“三形态说”来看,我们尚未摆脱人对人的依赖性和对物的依赖性,而自有个性已经萌芽,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人对人的依赖性是当前我国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的根源,比如**现象、**、走后门、拉关系等问题的存在,就是由于人们没有完全摆脱对社会等级和权利的依附,封建株连关系没有彻底清除;而当前人们对物的依赖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逐渐呈加强的趋势,异化现象比较严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注重物质方面的享受,人情淡薄。

但是,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的日益丰富,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生活,注重生活的品味,追求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发展已经萌芽。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尽快摆脱对人的依赖性和对物的依赖性,清除封建社会遗留的群体本位观念,提高生活品味,矫治异化问题,使人性得到真正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朝着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 郝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M〕.上海:东方出版社,

〔责任编辑:敖红〕

《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 热门专题
  • 相关内容
  • 网站地图 - TAG
  • Copyright @ www.sucaiall.com 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22567号
  • 免责声明:素材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