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曾国藩(随笔)

  • 发布时间:2022-08-18 11:21:44   浏览: 次    

唐浩明,1946年出生,湖南衡阳人。1965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1970年毕业,先后在江西、衡阳等地从事水利工作。1979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古典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来到岳麓书社工作至今。20xx年当选湖南省作协主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旷代逸才·杨度》、《张之洞》,以及读史随笔集《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唐浩明评点梁启超辑曾国藩嘉言钞》。多次荣获国家级文学大奖。主要社会兼职:全国政协委员,河海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湖南省版协副主席等。

十年七迁与九载虚悬

——解读曾国藩之一

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官衔从七品。到他三十七岁那年,即步入仕途的第十个年头,已官居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品级为从二品,跻身朝廷大员的行列。这就是所谓的“十年七迁”。经过前六次的迁升,曾氏由从七品洊升到从四品,这中间恰好六个台阶,一次升一级。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他一次连升四级。曾氏的这次迁升颇具戏剧性。因为不久前已经升了一级,他料想本年不可能再有好运降临,于是在这年二月写信给家里,准备请一年的长假回家探亲,但家人都不赞成他的这个想法,此事便被搁置下来。曾氏安心参加翰詹大考,名列二等第四。名次并非特别前列,却居然连升四级,真是异数!倘若家中同意他回来探亲,那么考试期间,他或许正絜妇将雏行走在湖广官马大道上,或许正在豆棚瓜架旁与父祖絮谈往事,哪来的这等官场奇迹降生!有了这一次的突飞猛进,曾氏的十年七迁才显得格外的不寻常。类似他这种经历的,当时全国范围里连他在内只有三人,至于湖南省,有清一代,则仅此一人而已。毫无疑问,曾氏是一个官运亨通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洪福齐天。

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个受到朝廷高层重视的大员,在他日后的生涯中,却长期在从二品衔上徘徊不前,不仅品衔未上去,而且连实际职权也没有,用曾氏自己的话来说是“客寄虚悬”。直到咸丰十年四月,朝廷授他署理两江总署,“虚悬”才变成“落地”。从咸丰二年算起,前后经历九个年头。这就是曾氏的“九载虚悬”。

这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课题。

是这九年里曾氏没有为国家出力吗?九年来,他奉旨墨绖出山,创建一支军队,转战湘鄂赣皖诸省,为朝廷收复湘潭、岳州、武昌、汉阳、蕲州、九江、景德镇等军事重镇。应该说,再没有哪个人出的力能大过他了。

是朝廷有意不授湘军将领以地方实职吗?在曾国藩被授江督之前,朝廷已先后授江忠源为安徽巡抚,授胡林翼为湖北巡抚,授刘长佑为广西巡抚,而这三个人,无论资历还是贡献,都不能与曾氏比。

是曾氏谦虚,自己不要吗?咸丰七年闰五月,曾氏在回家守父丧五个月后,接到命他以署理兵部侍郎的身份立即赴江西督办军事的谕旨。趁着这个机会,他上了一道奏疏,历陈这些年来自己办事的种种难处,而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没有实权。他说:“以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纵能治军,决不能兼济筹饷。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才,恐终不免于贻误大局。”这是公开地向朝廷要巡抚实职。但朝廷宁可不要他再出山,也不满足他的这个要求。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想,薛福成的《书宰相有学无识》这篇文章或许透露了此中的一点消息。载入《庸庵全集》的该文说,咸丰帝看到曾氏所上的攻克武昌、汉阳的捷报后,高兴地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于是命曾氏署理湖北巡抚。当时,某军机大臣提醒咸丰帝:“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福也。”咸丰帝听后,“黯然变色者久之”。于是再下圣旨,免去曾氏的署理鄂抚之职,以兵部侍郎衔的身份率军东下。

原来,咸丰帝及中枢决策者们是鉴于曾氏在家乡的威望太高,当心若假以地方实职,则如虎添翼,或许对朝廷不利。平心而论,这个顾虑不是多余的。乱世中借朝廷名义拥兵自重,后来演变为朝廷对手的人,史不绝书,更何况湘军这支军队本就不是朝廷的兵,而是私人性质极重的体制外的军事力量,且这个“私人”又是与皇帝不同种族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咸丰皇帝如何能放得下心!

好在曾氏头脑清醒,他早有预防措施。湘军创建之初,他便将一个出身镶黄旗的满人塔齐布,由参将越级提拔为湖南提督,作为湘军名义上的统帅。即便曾氏如此谨慎,咸丰帝还是不放心。鉴于塔齐布陆军出身,不懂水师,咸丰帝还想调一个满人来控制水师。王闿运在《湘军志》中说:“文宗以国藩一人兼统水陆军,心忧之,特诏贵州提督布克慎自黄州还。赴其水营,诏总督台涌会其师。”只是满人台涌一时脱不了身,满人布克慎才没有来湘军水师,此一安排遂未果。王闿运写《湘军志》,用的是春秋笔法。一个“忧”字,语意丰富。其实咸丰帝心中的忧,主要是忧的曾氏军权过大,故欲调满人来分之。

事实上,曾氏的军权也的确很大。据曾氏自己所说,当时千里长江水面上,无处不是湘军水师的战船,每一条战船上都挂着斗大的绣有“曾”字的帅旗。军威之甚,的确无人可及。假若咸丰帝微服南巡,看到这个场面,他是不是有东南半壁河山不归洪秀全则归曾国藩的感觉!咸丰帝此刻正需要曾国藩出力,自然不便削减曾氏山头,惟一可行的办法,便是培植湘军内部非曾系山头,以便形成数峰对峙、彼此制约的局面。笔者想,这或许就是咸丰帝不给曾氏地方实权,却将巡抚之职授给江忠源、胡林翼、刘长佑的原因。后来,当不得不把两江总督一职授给曾氏时,又迫不及待地将刘长佑擢升为两广总督,很快又调任直隶总督。这样做,为的是不能让曾氏一人坐大。至于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便将左宗棠从一个布衣迅速提拔为闽浙总督,则完全是基于左手里有一支能打仗的楚军。楚军可以成为与湘军分庭抗礼的一支力量。朝廷所施的制衡术,至此则近于昭告世人了。

笔者有时还想,曾氏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说不定他自己也得负一部分责任。问题出在那篇《讨粤匪檄》上。就文论文,不得不承认《讨粤匪檄》是一篇难得之作。文字精炼,气势闳大,尤其是针对太平军所倡导的民族大义而提出捍卫孔孟名教的口号,其立意高超深远,对于召唤读书人从军、激励士气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曾氏没有想到,倘若皇帝是**,王权与道统是一致的,“捍卫孔孟”则无异义,但现在是满人在做皇帝,满人的王权与汉文化的道统,这之间的吻合度就有点微妙了。果然,这道檄文传到京师,满蒙亲贵中就有了关于湘军究竟是勤王之师还是卫道之师的争论。争辩的结论虽然不一定要下,但在咸丰帝的心里,肯定会更增加一分提防。

这是曾氏文人习气惹来的麻烦。文学侍从出身的曾氏好作文,善作文,也以文章自许自负。这等百年难遇的题材、百年难遇的机会,他自然不愿放过。以“捍卫孔孟名教”来应付“民族大义”,原本是一个极为高明的对策,也为湘军找到一个极好的团队宗旨(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上说“湘军是一个有主义的军队”,指的就是这点),若只在湘军内部宣传执行,或只讲不写,大概不会有人来为难。怎奈曾氏对文章看得太重,他大概以为他的檄文也会像骆宾王讨武则天的檄文那样,传之千秋万代。文人多有这个幻觉,这也怪不得曾国藩一人!

其次,也怪曾国藩建军初期法家手段用得太过头了点。他先是在湖南参长沙协副将清德,继而在江西参巡抚陈启迈、按察使恽光宸。陈启迈与曾氏同乡同年同官翰林,在京时彼此相处得也还好,不料曾氏一掌军权,便如此不讲旧情!咸丰帝虽然循了曾氏的所请,但心里未必就没有看法。联想到他本人登基之初,曾氏便直言批评他的三大缺点,年轻的皇上或许会想:此人莫非是个大胆跋扈之辈?大胆与跋扈,都可以直接导致妄为。这种人岂能不提防?

《解读曾国藩(随笔).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 热门专题
  • 相关内容
  • 08-18解读曾国藩(随笔)

    唐浩明,1946年出生,湖南衡阳人。1965年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1970年毕业,先后...

  • 08-17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20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

    六中全会《决定》解读:20xx年文化改革六大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新要求,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立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

  • 08-17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标准

      【教学资源】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

  • 08-16关于好看的情感文章随笔

      1:我会等你,在我放手之前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能确切地知道,你想和他以什么方式相处理想中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想听那些烂熟的回答,诸如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重过程,不求结果又比如只想...

  • 08-14小学生抗疫日记作文随笔2020

     20xx 小学生抗疫日记作文随笔 5 篇  小学生抗疫日记作文  寒假中旬,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本来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有很多好吃的,还能收到很多的红包,可是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有些不同,不像之前...

  • 网站地图 - TAG
  • Copyright @ www.sucaiall.com 素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0122567号
  • 免责声明:素材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